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铌紫不法分子窃取个人信息有哪些“套路”?个人信息遭泄露可以怎样维权?9月13日,市委网信办、市总工会、市妇联在江北区开展了“守护数字身份 保护个人信息”主题发布活动,通过专家现场讲、群众当面问的互动形式,让个人信息保护的“小妙招”轻松掌握。
朋友圈晒娃的同时,无意中透露了孩子的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扔掉的快递包裹上,还有未及时撕掉的物流信息,包括你的姓名、住址和电话;街头“扫码送礼”后,手机号竟被他人用于注册社交账号、发布虚假信息……生活中,你是否留意到,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在悄悄泄露着你的个人信息。
(文字:高娜 视频:姜丙阳)(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编者按良法善治,民之所向。2021年1月1日,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实施,一系列与法律相关的社会民生话题随之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