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广播电视台小荧星集团精心策划并制作了5集原创主旋律动画作品《报童故事》,每集时长12分钟,于10月1日在哈哈炫动卫视首播。近日,小荧星主创团队携《报童故事》来到上海市黄浦区报童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超前点映活动。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这个背景歌声一响起,大幕尚未拉开,日寇侵华,天上日机狂轰滥炸,地上匪警围追堵截,衣衫褴褛的小小报童们手拿《新华日报》在山城的大街小巷中奔跑吆喝的场景就已浮现在所有观众的脑海中。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卖报,一边走一边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相信大家都会唱,但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这首歌的作者竟然就是国歌的作曲家——聂耳先生。“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老Q喜爱的第5首老歌选入音频专辑《记忆的音符》1933年,聂耳结识了一位名叫“小毛头”的卖报女孩,同情她的苦难生活,写出这首脍炙人口的《卖报歌》,请安娥填词。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点击下方立即收听: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啦啦啦!啦啦啦!
大约在1933年秋天,一个傍晚,聂耳约朋友周伯勋到霞飞路上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早已注意到了,让周伯勋也听- -听。”他们走到吕班路口,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到一个小姑娘跑来跑去、忙忙碌碌地卖晚报。
这首《卖报歌》在中国大地上传唱了近一个世纪,早已成为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群众歌曲。1933年秋天,著名音乐家聂耳在上海霞飞路常常遇到一个叫“小毛头”的卖报小姑娘,小姑娘一面走,一面喊,把报名喊得十分顺口悦耳,在聂耳听来,就好像是一首动人的歌。聂耳很喜欢这个卖报的小姑娘,后来,他了解到“小毛头”家境贫寒,父亲病故,只有母亲在家中日夜操劳,全家就靠她卖报挣钱以维持生计。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这首脍炙人口的《卖报歌》被很多人所熟悉。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中国著名剧作家、作词家、诗人安娥。安娥,原名张式沅,曾用名何平、张菊生,地下工作化名张瑛,河北省获鹿县范谈村(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人。
来源:【海报新闻】又是一年六一儿童节,爷爷唱给你的《卖报歌》是否还回荡在耳边?妈妈哄你睡觉时的低吟,一定是你一生的温暖。而今,长大成人的你,是否也会对小小的他们唱起当下流行的“帽衫歌”。唱爷爷的童年旋律说起20世纪30-40年代的儿歌,最经典的当属《卖报歌》。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广播电视台小荧星集团精心策划并制作了5集原创主旋律动画作品《报童故事》,每集时长12分钟,将于10月1日在哈哈炫动卫视首播。动画片《报童故事》海报动画片《报童故事》以1933年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聂耳偶遇路上卖报纸的报童小毛头,并发现了她的歌唱天赋。
楚天都市报讯荆州王本慈(80岁)前些时,荆州市老年大学《江汉诗社》成立,诗社成员奉献了一台联欢会,我被指定演唱《小儿郎》。《小儿郎》谁都能哼上几句,但要我这个五音不全的老年人上台唱,绝对是出洋相。我想,倒不如变“唱”为“演”,用肢体动作和改编创新内容来上演一番《小儿郎》。
【相声唱片精选】杨振华 金炳昶《小儿郎》杨振华和金炳昶的相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喻户晓。他们相声最大的特色是针砭时弊,影响力之深远。杨振华、金炳昶是沈阳曲艺团的台柱子,他们的相声段子几乎都是两人共同完成。代表作有:《假大空》、《下象棋》、《油水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