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走进位于辽阳市辽阳县小北河镇的东北亚轻工产业基地,无论袜厂经营者还是织袜工人都在紧张忙碌着,冬袜的订单已经接满,生产正急;春季的新品打样展销,销售正旺;慕名而来的外地客商,操着不同的口音,寻觅着各自的商机。
《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数字辽宁、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高宝霖告诉记者,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袜子工厂”,上海中昊针织商品100%做出口,每年大概生产出口20亿双袜子。随着订单不断扩大、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当前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趋势。
地处辽阳市辽阳县西部平原地区的小北河镇,自然资源并不优渥,竟在40年的时间里另辟蹊径,通过一个小产业实现了“逆袭”。秋收后的大地空荡荡一片,透露出东北农村独有的苍茫。但进入到小北河镇东北亚轻工产业基地,眼前却是另一派繁忙景象。小北河镇是我国重要的袜子生产基地之一。
织针翻转,带动线轮飞转,每隔3分钟左右,智能织袜机就“吐”出一只棉袜。在辽宁木色袜业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车间,一台织袜机24小时可生产棉袜260双左右。车间所在的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小北河镇,去年产出袜品25亿多双,创造产值35亿余元,是全国重要的棉袜生产基地。
来源:经济日报10月15日,辽源市欧蒂爱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名员工正在数字化织缝翻一体机前忙碌。经济日报记者 马洪超摄款式成千上万,功能用途细分,袜企车间林立……吉林省辽源市拥有近百年的袜子制造传统,棉袜年产能达35亿双,被誉为“中国棉袜之乡”。
来源:经济日报数据来源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大唐袜机响,天下一双袜”。浙江诸暨的大唐袜业,源于改革开放,历经40年磨砺、五代市场变迁,已发展成为年产袜子超250亿双、产值规模超700亿元的富民产业,产量约占全国的70%、全球的三分之一。
新华社杭州11月27日电(记者郑可意、刘铭翔)浙江省诸暨市的大唐镇,现为大唐街道,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袜都”。全国袜子产销量的七成、全球产销量的三成都来自这里。这个街道目前拥有各类制袜企业上万家,年产值超700亿元,年产袜子超250亿双。
2月24日,一名女子从位于诸暨市的浙江凯诗利科技有限公司袜子样品展示墙前走过。新春伊始,“国际袜都”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的袜业企业开足生产线,抢进度、赶订单,部分企业从正月初五就已开工,订单排到了今年6月份。
贵州佰斯特针织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锦屏经济开发区,主要从事运动袜制品生产和销售,是锦屏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羽毛球运动装备制造产业成员。现有16条袜子生产线,拥有先进全自动袜子机设备126台套,每年可产超5000万双袜子,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和欧洲等地,订单充足、生产稳定。
“跨境电商+产业带”是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方结合产业和禀赋优势,创新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带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