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上班的职工,从个人身份方面来说,主要包括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两大类,而身份的不同意味着后续的发展差别会越来越大,因此,很多在工勤岗位工作的人员想要转为干部身份,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工人转干部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考试和被选举。
广大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工人身份不能转换成干部身份。即使转成管理岗,依然是工人身份,无法提拔。目前一些地方政策放宽,工勤可以提拔到副科,甚至极个别能提拔到正科。但这已经是天花板,无法再前进半步。在看不到前途的情况下,大部分工勤人员选择躺平。
学校等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能不能提拔任用,目前还是一个未完全确定的事情。可以确定的是,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不仅不能提拔使用,而且随着职能改革,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已经没有了对应的工勤岗位,现在的工勤人员实行只出不进,工勤编制也会随现有工勤人员的调动、退休等自然减员,随退随销。
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一是应头条#职场治愈时刻#之邀,二是自己经历过过去的选拔干部时代,看到过目前身边的年轻公职人员和县级基层干部为身份而苦恼,头条上也有很多工勤身份人员和股级干部询问自己升迁之路在哪里?
志愿兵转业地方工作三个月便转干,并成长为处级干部,也许你不信,但这都是真的。为何在部队是志愿兵的我,转业到地方后,由工人转干部那么快,且成长为处级干部,我的成功“成才”秘诀是:“写作”是实现从工人转干的“突破口”。
首先说明一下虽然人社部文件里说过“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但是实际中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还是有的,大量存在;只是说淡化身份,各地也有文件以岗位管理为主,但是我们也要认清事实,工人身份大量存在;而且各省各市各单位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市转业安置直接定为管理岗,有点市各种条件框框从普工开始
随着安置政策的越来越好,有不少老兵被安置到事业单位,但是工勤岗,系工人身份,发展受限,现在和将来退休待遇,与干部身份的同志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此,老兵建议有关部门,不能一“职”定终身,多出台一些政策,多给那些优秀的工勤岗老兵“转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