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实现了解析溶液中蛋白质的结构达到近原子分辨率,甚至在apoferritin上达到原子分辨率。然而,在工作状态的细胞环境中的蛋白质往往具有更多的原生构象,并可能形成比纯化蛋白质更完整的复合物,因此实现高分辨的原位蛋白质结构解析是目前冷冻电镜的重要目标之一。
游离脂肪酸由以羧酸为末端的碳氢链组成,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许多细胞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信号分子角色。中链脂肪酸是一类碳链长度为8-12个碳的羧酸,包括癸酸(C10)、十一酸(C11)和月桂酸(C12)以及它们的2-羟基或3-羟基形式(如3-OH-C12)。
12月1日,谷歌旗下的DeepMind公司宣布,其新一代AlphaFold人工智能系统在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上击败了其余的参会选手,精确预测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准确性可与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线晶体学等实验技术相媲美。
一接通电话,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杨茂君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诺奖颁给他们实至名归。相关报道显示:清华大学杨茂君与合作者成功解析了机械力敏感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Piezo的三维结构,研究成果2015年发表于世界顶级期刊《自然》杂志,这是Piezo蛋白的结构首获解析。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袁曙光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张华威团队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ryo-EM structure of human heptameric pannexin 2 channel的研究论文。
在日常生活中,隧道可以帮助人们翻山越岭。在植物细胞内,当内部物质穿过细胞膜时,往往也会通过类似的“隧道”。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林峰团队在第六大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的运输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发现了首个油菜素内酯的运输蛋白,研究成果于3月22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
来源:安徽日报 3月2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来消息,该校孙林峰团队在第六大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的运输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者发现了首个油菜素内酯的运输蛋白,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研究成果于3月22日凌晨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在日常生活中,隧道可以帮助人们穿山越岭。
近日,智能复杂体系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实验室林伟、秦伯韡课题组以“Modulating Biological Rhythms: A Noncomputational Strategy Harnessing Nonlinearity and Decoupling Frequency and Amplitude”为题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
从基因编辑到蛋白质结构解析,再到量子计算,以下七项技术或在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2019年,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基因组学研究员Karen Miga和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Adam Phillippy成立了端粒到端粒合作组,当时约有1/10的人类基因组仍然未知。
3月22日凌晨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来消息,该校孙林峰团队在第六大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的运输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者发现了首个油菜素内酯的运输蛋白,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研究成果于3月22日凌晨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油菜素内酯运输示意图。
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可以观察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原位结构,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5月3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雪明副教授课题组和电子工程系沈渊教授课题组联合在《结构》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题目为“基于冷冻电子断层成像倾转系列照片的离焦量联合估计方法”。
这篇题为“Structure of a mammalian sperm cation channel complex”的最新研究结果,报道了受精过程中关键离子通道复合体CatSper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CatSper通道体独特的组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