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不去银行取零用钱了?你有没有算过,一天会扫多少次二维码?你出门的时候,还会为忘带钱包而心慌吗?答案不言而喻。我们的生活被一部手机、无数的APP、各种场合贴的二维码改变了。移动支付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智能,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结账时,不用密码,扫码枪“嘀”的一声,钱就划走!
经常在用支付宝的小伙伴都知道,它有一个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即在一定的额度以内,是可以不用输入密码的,省去操作上的麻烦,让支付变得更加简单。在此之前,支付宝的免密支付额度在1000以内,当前已经升级提升至了2000元。可以在支付宝中进行手动调整,在财富栏目里点击“设置”选项。
惊现!收款秒变付款,钱被 “隔空” 盗刷在移动支付盛行的当下,大家出门都习惯不带现金,一部手机就能搞定所有支付需求。付款码和收款码,已然成为我们日常支付的得力助手。可你能想象吗,这看似平常的收款码,竟有可能在瞬间 “变脸”,变成付款码,让你的钱 “不翼而飞”!
大象新闻记者 王礴舒 林林我们常用的微信和支付宝的免密支付额度均为1000元。这意味着在支付金额低于1000元时,无需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支付;而当支付金额达到或超过1000元时,则需要输入密码。值得注意的是,当你点击“收付款”时,最先出现的是付款码。
“先用后付、免密支付——‘吞钱高手’!”近期,广东深圳消费者彭女士在网上抱怨,她不知何时不小心激活了“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收到快递时才意识到,她3岁的孩子也能轻松进行网络购物。“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有网友查了自己的支付宝,意外发现已签约免密支付或自动扣款的服务多达10项。
近日,湖南警方通报一起“收款码”盗刷案件话题#你设置付款码隐私保护了吗#冲上微博热搜令众人警醒赵女士从事手机销售行业在一次交易中通过视频向“客户”出示收款码后账户里的资金却被转走了为什么出示的是收款码钱款还能被盗刷呢?
“排队付钱的功夫,银行卡里突然少了3000块!”上周,杭州的张女士在超市结账时,只是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再抬头就发现账户余额被刷走大半。监控显示,一名陌生男子在她打开付款码的瞬间,用手机偷拍了屏幕——**仅仅1秒,钱就没了!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的“隔空盗刷”事件!
当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超9亿人,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手段让网络消费体验更加“丝滑”。但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方式在简化付款流程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平台“套路”消费者的手段,暗藏诱导消费陷阱。如何避免支付“便捷”变“踩坑”?怎样才能织牢消费者权益保护网?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近日,消费者王女士通过12315平台投诉成都某传媒公司,称该公司在广告页面上设置链接,消费者一触碰屏幕就自动跳转页面,相关页面上没有注明收费标准和金额,却自动获取免密支付权限,然后通过支付宝扣款成功。王女士的支付宝账单显示,2024年4月至9月,每月被扣费29.9元。
来源:【江阴日报-江阴网】7月8日,支付宝正式宣布,升级条码支付体验,推出支付宝“碰一下”,用户无需展示付款码,解锁手机碰一下商家收款设备,最快一步完成支付。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有用户疑问:这么快完成付款,安全吗?别人偷偷拿走手机,是不是“碰一下”就花光账户里的钱?
央视网 近日,湖南警方通报了一起令人警醒的“二维码”盗刷案件。从事手机销售的赵女士,在通过视频向“客户”出示收款码后,账户里的资金却被离奇转走了。明明出示的是收款码,钱款为何却被盗刷了呢?商家出示“收款码”几秒内竟被盗刷超千元?
近日,湖南警方通报了一起令人警醒的“二维码”盗刷案件。从事手机销售的赵女士,在通过视频向“客户”出示收款码后,账户里的资金却被离奇转走了。明明出示的是收款码,钱款为何却被盗刷了呢?几秒内竟被盗刷超千元?2024年7月,赵女士收到一条陌生人添加好友申请,对方称欲购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