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部署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输水线路总长113.1千米,计划总投资约354亿元,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历史上投资额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调配工程。
珠三角工程内衬钢管安装现场。受访者供图人民网北京8月11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8月10日,随着最后一节内衬钢管被装上,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民生基础性项目——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珠三角工程”)输水管道安装全部完成,预计今年年底即将建成通水。
广东省水利厅 摄中新网广州3月18日电 随着隆隆的机器声从20多米的深井底传来,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18日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当日,该项目开工后首台盾构机“粤海1号”在广东佛山顺德鲤鱼洲交通隧洞正式始发。
8月10日,随着最后一节内衬钢管被装上,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民生基础性项目——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珠三角工程”)输水管道安装全部完成,预计今年年底即将建成通水。珠三角工程钢管内衬安装后的隧洞场景。
近日,由国务院部署的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水利基础设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珠三角工程)全面通水。在这条跨越113.2公里的输水工程背后,还有一条数字输水工程随之运行。
随着中国发展的越发深入,一些地区水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必须想出更好的办法分配短缺的水资源,而最近在距离地下60米的深处,中国又创造奇迹了,据称中国建造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已经开工,目前进展顺利,这个旨在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源供应的广东省最大水利工程,是一条建于地下的大规模输水管道,总投资354亿,管道总长达到113公里,每年可以输送十几亿立方米的水量,那么它对中国的意义有多大呢?
环境部日前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呼和浩特新机场等4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公示内容显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任务是从西江水系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供水,解决城市生活和生产缺水问题,提高供水保证程度。
《上海证券报》29日刊发题为《长三角发力数字新基建》的报道。在28日召开的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工作推进会议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功能型平台和一批来自建筑、医药等领域的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宣布启动建设。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3日讯 6月13日,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黄河三角洲最大跨径A字型斜拉桥引桥首片预制箱梁开始架设,标志着东津黄河大桥正式启动引桥上部结构施工。东津黄河大桥主桥长880米,最大跨径420米,两端引桥共长727米,架设的首片箱梁长30米,宽2.4米,高1.
随着中国计划投资354亿元,在广州建立一个全长达到113公里的超级水利工程,这一座特殊的供水工程,其主要结构将会在地下40~60米,以确保不会对城市建筑群和地下设施造成影响,深圳,东莞,广州南沙等地缺水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那么,中国在这一系列城市均人多地少,不便建立水利工程的前提下,该如何施工建设这一超级工程呢?
8月19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基础设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珠三角工程”)再迎新进展。该工程高新沙泵站110kV变电站永久用电成功接入,顺利进入24小时带电试运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