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明考察期间,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林业改革发展。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平在传达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局党组会议上表示,全市林改再出发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要按照《方案》有关精神,全力打造全国林业改革发展典范,切实把党代会精神落细落实落到位。
起步即冲刺,奋战“开门红”。新春伊始,市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组织各县(市、区)林业部门及国有林场落实我市《关于实现 2025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的若干措施》,多举措持续推动林业生产有序开展,奋力实现林业经济“开门红”。
东南网8月9日讯 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连日来,三明市林业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部署,充分发挥局机关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携手助力文明创建”主题活动,持续打响“青山绿·党旗红”党建品牌,让党旗在文明创建工作中高高飘扬。
三明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举办东南网10月15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文/图)为进一步持续深化林改,提升三明市党政领导干部推动林改履职能力,助力三明在新一轮林改中继续探路子、出经验,打造深化林改“三明模式”。
三明市林业局副局长武辉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笔交易表明三明探索多年的林票制度,真正打通了市场化交易路径,是三明进一步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突破,为社会资本“进山入林”以及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林区繁荣增添了内生动力。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梅口乡的茶园及群山。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文|记者 康淼 张华迎 福州报道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策源地之一,福建省三明市自2002年开启新一轮林改以来,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取得突破,不仅保护了绿水青山,也富了万千林农。
来源:三明市农业农村局 2月28日,市农业农村局陈平副局长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深入清流苏福茶叶有限公司、爱珍豆腐皮合作社、七星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农业企业指导复工复产工作。市农业农村局陈平副局长充分肯定清流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对清流农业企业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10月23日,我市召开第十八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林博会”)新闻发布会,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求是杂志社、人民政协报、中国绿色时报等20家中央、省、市级新闻单位的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策源地之一,地处福建西部的三明市近年来重点开展林权登记管理机制、林地规模经营机制、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林票制度、林业碳票制度、林业投融资机制等6项创新探索,持续推进林改向纵深发展。2022年,三明市森林覆盖率达77.12%,森林蓄积量达2.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4日电(黄艳 江祎哲)“近年来,三明市递进式推进林改,不断深化和丰富改革内容,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了林农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三明市林业局局长陈平如是说。图为发布会现场。
从26日举行的福建省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再出发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年来,福建省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奋力开拓、大胆创新,扎实推进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等综合改革,建立起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业经营新机制,让福建林业发展充满生机活力。
来源:【绿色中国】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2021年4月13日,在福建省三明银保监分局和省联社三明办事处的指导下,沙县农商银行向富口镇白溪口村林农杨金德发放首笔“福农·碳票贷”。“从事林业几十年,从没想到空气也能这么值钱,而且还能贷款。”杨金德激动地说。
初步测算,三明市人工商品林1100万亩,约400万亩可开发成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价值超过200亿元“林票2.0”是在吸纳“林票1.0”探索经验基础上打造的一种创新性林业资产凭证,已体现出示范作用有了“林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