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是全球合作的产物,任何希望实现长期成功的企业都不能仅靠自身去开发所有技术。试图单打独斗,不仅进展缓慢,还无法充分利用全人类的集体智慧。泰瑞达集团机器人事业部全球总裁Ujjwal Kumar。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近日,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概念继续走强。资本热情再次给行业添了把火,也将《机器人总动员》中的科幻远景拉到了近前。1月15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开幕,“人形机器人”成为会上热词。
界面新闻记者 | 佘晓晨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7月4日到7月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4)在上海世博中心、世博展览馆举行。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从“百模大战”演变为“百花齐放”。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商业化进程加速,成为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形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工业制造:人形机器人可以承担重复性高、危险性大的工作,如搬运重物、焊接等,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少工伤事故。
8月18日,智元机器人举行“智元远征 商用启航” 2024年度新品发布会,智元联合创始人彭志辉主持并发布了“远征”与“灵犀”两大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远征A2、远征A2-W、远征A2-Max、灵犀X1及灵犀X1-W,并展示了在机器人动力、感知、通信、控制四大领域的自主研
机构指出,2025年或是人形机器人商用化量产元年,国内外科技巨头共同加码,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具备板块性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丝杠、减速器、力矩传感器、国产机器人整机环节。核心逻辑1.人形机器人是AI应用落地的主要载体。
【来源:证券时报】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伟2023年开启大模型元年,“基座阶段”正式搭建;2024年大模型应用正式起跑,AI软件硬件齐头并进。随着AI从各个维度对工作和生活的渗透,AI应用将在2025年迎来爆发期,带动人工智技术商业化向纵深演绎。
2024年,深圳人工智能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硕果满枝。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林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活跃,产业生态健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最容易适应世界的机器人。8月21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27款人形机器人整机在博览会上惊艳亮相。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近期呈现爆发式的飞跃发展,全球正迎来人形机器人与通用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热潮,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容。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段玉清 文/图12月16日,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四川首个全自主产权的双足式商用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SKYWALKER I)。
界面新闻记者 | 陆柯言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身处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很难不注意到在各个展馆出尽风头的人形机器人。它们灵活且聪明,会跳舞、爬山、后空翻,说笑话,热门程度不亚于当前最受关注的大模型。今年参展的人形机器人有25款,数量成为历届之最。
12月25日,有知情人士对媒体称,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正考虑打造自己的人形机器人。OpenAI对于人形机器人其实并不陌生,此前还专门设有为机器人开发人工智能模型的部门,但此后在2021年悄然关闭。2023年3月,OpenAI领投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