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9月14日讯(山东台 贾生晓)日照岚山境内人们靠海吃海,早起打鱼。近日,一个渔民出海打捞上来一条大鱼,身长两米半,体宽55公分,重达240余斤。据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拉呱》报道,打开冷库,记者看到,大鱼体长而侧宽,体色银亮,背具暗色条纹,头大,纹尖突、牙齿锋利。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好5月1日12时起,青岛正式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当天上午,记者在西海岸新区后岔湾渔港码头看到,满载着休渔期前捕获的“最后一船”海货,渔船陆续归港靠岸。接下来,渔民们将开始修补网具、修缮渔船,为4个月后的开海做好准备。后岔湾渔港码头,市民选购海鲜产品。
对于捕鱼爱好者来说,能捕获到鱼那是最兴奋的,而且鱼越多,心情也是越愉悦。尤其是在沿海城市,很多渔民也是靠捕鱼为生,毕竟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近日,在山东威海就有一位捕鱼爱好者,天快黑的时候,去查看捕获鱼的情况,而且也都是提前撒网,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捕获到鱼更让人兴奋的了。
最近,岛城市区一些农贸市场里,已经有不少水产商贩销售起鲜鲅鱼,其中还有人声称“本地鲅鱼”。3月24日,早报记者到沙子口中心渔港实地探访发现,这些在售的春鲅鱼绝大多数来自江苏,少量来自石岛等地。据岛城多位船老大介绍,本地鲅鱼大量上市还要再等10天左右。收购来的春鲅鱼全部装盒。
记者 夏侯凤超 李梦瑶 刘桂斌用王会的话来说,一年有两个时间最赚钱,一个是开海,一个是过年。9月1日,黄渤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除了渔民外,本地水产批发人也进入了下半年最忙碌的时期之一。8月31日一早,济南海鲜大市场水产批发商王会和往年一样,再度踏上追逐今年“第一网鲜”的路。
“这条大鲅鱼是我凌晨上沙子口码头上 ‘抢购’来的,也是今天鲅鱼节上最大的鲅鱼。”4月6日上午9时许,鱼贩董纯涛在沙子口广场上摆起了摊位,他很自信地推销着眼前的一条大鲅鱼,这条通背上泛着蓝绿荧光的大鲅鱼长约1.4米,重达22斤,是当天沙子口鲅鱼节上的“鲅鱼王”,刷新了沙子口鲅鱼节6年来的“鱼王”纪录。
它们都是同类,不同种,分为蓝点鲛、鲅鱼、条燕、板鲅、竹鲛、尖头马加等等。鲅鱼,身材修长,侧扁如纺锤,一般体长在25至50厘米,体重约在300克至1000克之间,个头最大的鲅鱼甚至可以达到1米长,体重超过4.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