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蓬勃发展,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推进,乡村环境日新月异……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纳章镇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文旅产业等,实现了多个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蔬菜冷库。徐红兵摄本报讯(特约记者徐红兵黄艳通讯员胡胜龙)近年来,马龙区纳章镇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冷库”经济,有效突破应季农产品储存难、销售难等瓶颈制约,实现本地农产品就地保存保鲜,把“小冷库”变成了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小金库”。
曲靖融媒讯(特约记者 徐红兵 黄艳 房袁志 贺萃泰斯 通讯员 朱家文 胡胜龙)立春刚过,在马龙区纳章镇方郎村云南艾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基地里,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生机盎然,一串串饱满的蓝莓果实缀满枝头,果香浓郁,长势喜人。
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本报记者杨晓本报特约记者赵燕英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和命脉,产业兴则发展兴,产业强则发展强。今年以来,马龙区紧扣“一区两地”发展定位,构建“3+3”产业体系,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发展壮大,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一二三产齐头并进。
马龙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重点,不断挖掘基层治理力量,持续深化“组织共建、服务共抓、产业共谋、文明共育、社会共治”的“五共协同”治理模式,让基层的“治理体系”真正变成“事关你我、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服务体系”。党群服务中心提升改造为群众提供休闲场所。
立春刚过,走进曲靖市马龙区纳章镇方郎村云南艾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基地,一串串饱满的蓝莓果实缀满枝头,果香浓郁,长势喜人。一棵棵蓝莓树种在了花盆内,通过一根水肥管道连接,每个“蓝莓盆景”都配备了一个智能滴灌装置,整个蓝莓种植棚内“智能感”满满。
近年来,曲靖市马龙区纳章镇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冷库”经济,有效破解了应季农产品储存难、销售难等瓶颈制约,实现了本地农产品就地保存保鲜,把小冷库变成了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小金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获悉,今天(13日)下午,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纳章镇附近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目前,扑救正在紧张进行。当地平均海拔2200米左右,植被以云南松为主,十分易燃。这两天,当地天气晴好,最高温度约28℃。
杜明彦龙有民文/图蘑菇种植户向供电局工作人员介绍种植情况。供电局工作人员到蘑菇种植基地走访。1月17日,连日阴冷的滇东大地迎来初晴。在马龙区纳章镇新发村,郑剑谋置身蘑菇种植基地,笑容满面。郑剑谋是冠菇源(云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菇源公司”)马龙种植基地的负责人。
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本报讯(特约记者刘建平通讯员胡胜龙)近年来,赵曲宗村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产业发展、打造宜居环境、加强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马龙区纳章镇曲宗村委会赵曲宗村于2023年被列入曲靖市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
12月18日,入冬的滇东大地寒风凛冽。在曲靖市马龙区纳章镇唐家营村,清晨气温只有3摄氏度。75岁的李玉全起了个大早,从饮水机里接出滚烫的热水泡了壶茶,坐在取暖器旁的沙发上开始欣赏起电视里播放的京剧《沙家浜》。“最近气温逐渐走低,要是家里没个取暖设备,那真是要冻手冻脚了。
曲靖融媒讯 接近年关,在曲靖市马龙区纳章镇新发村蘑菇种植基地,每天来购买、运输蘑菇的车辆陆陆续续,冠菇源(云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冠菇源公司)负责人郑剑谋置身蘑菇种植基地,笑容满面地接着订单电话。供电所员工到蘑菇种植基地走访,了解生产用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