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太原12月18日消息(记者 郎麒)12月17日,“万里山河路”暨第十九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网络主题活动在太原启动,当日,记者团走进拥有三千年历史的晋祠,感受其辉煌壮美的文物古迹和璀璨绚烂的历史文化。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西周武王之子叔虞而建的祠堂。
难老泉、侍女像、周柏、鱼沼飞梁……9月3日,游客在太原晋祠博物馆参观游览。晋祠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一座千年古祠。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这里的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有100余座,宋、元以来的雕塑100余尊,千年以上的古树30株。
不到晋祠,枉来太原!来太原,为何一定要到晋祠?11月30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采访团走进太原晋祠,感受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跨越千年的自然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
俗话说,“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晋祠的美,在灵动的泉水,在无声的建筑,在亭台楼榭的秀美意蕴,她如同一部记载着三晋历史的线装书,沉淀出历史最本真的厚度。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还是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祠庙式古典园林。来晋祠一定要看“三宝”和“三绝”。
来源:黄河新闻网这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也是“硕果仅存的古国——晋国的宗祠”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进入晋祠沿着中轴线漫步前行“三绝”“三宝”“三匾”绝对不容错过晋祠“三绝”晋祠“三宝”晋祠“三匾”策划:黄河新闻网采编中心编辑:裴芬芬设计:叶娟娟
蒋 殊“忽然间我们才惊异地抓住车窗,望着那一角正殿的侧影,爱不忍释。”第一次在一本书中读到这句话时,怦然心动,“那样魁伟的殿顶,雄大的斗栱,深远的出檐,到汽车过了对面山坡时,尚巍巍在望,非常醒目。”婀娜侧影,是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
山西太原的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西周武王之子叔虞而建的祠堂。其肇始于西周、孕育于北朝、发展于隋唐、成熟于北宋、扩展于明清,因其浓缩了中国文化之精髓,被称为三晋历史的“线装书”。今天,这本书又有新“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