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阳娜)“北京将立足产业集聚优势,形成全市产业协作互补格局,并联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京雄空天信息廊道。”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在3日举行的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介绍道。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郭宇靖)“北京火箭大街”项目在亦庄新城空天街区近日正式启动建设,这一北京市级重点项目包括了共性技术平台、高端制造中心、创新研发中心、科技互动展厅等设施,将打造成为全国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助力商业航天发展加速“起飞”。
图为微纳星空设在北京市昌平区的先进装备实验室(资料图片)当前,商业航天驶入发展快车道。近几年,北京将发展商业航天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北京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优势,支持和加强商业航天领域技术创新,商业航天产业高地正加速崛起。明星企业云集北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
预计今年市场规模将超2.3万亿元——商业航天加速“起飞”作为新增长引擎,商业航天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鼓励下,多地出台规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完善产业布局。据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统计,从2015年至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产值由3764.
商业航天,是指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力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实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注入新的动能。特别是今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开启了快速发展模式。目前商业航天发展如何?有哪些应用与我们相关?
张景华 董城2月12日,在北京亦庄召开的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现场的一幕引来全场掌声。原来,北京亦庄星箭公司职工王翘楚用手机连接到正在会场上空过境的银河航天低轨互联网卫星,将北京火箭大街项目建设现场的画面,实时回传至大屏幕,视频清晰、声音流畅。
据《北京日报》报道,1月13日,捷龙三号火箭一次就将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月20日,谷神星一号火箭第16次发射成功;2月11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一开年,“北京箭”不断刷新纪录。群“星”闪耀,北京商业航天正向新目标进发。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商业航天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山东、海南等地纷纷推出计划与政策支持相关产业发展,发力航天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建设。商业航天市场有多大?各地发展商业航天有何优势?如何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遥远的太空中,一颗颗卫星正加速织“网”,组建自主遥感星座——灵鹊。近日,北京零重空间技术公司研制的青城一号(灵鹊三号01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快舟火箭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意味着,灵鹊星座距明年完成一期组网又近了一步。
新京报讯 据“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进一步加强商业航天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近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的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正式启动。联盟分设整星子联盟、元器件子联盟、单机子联盟等六大子联盟,首批49家商业航天企业加入。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 通讯员齐美娟)7月27日,“亦庄学院”再开班,本期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全面融合、推动产业生态健康快速发展。7月27日,“亦庄学院”再开班。
火箭发射升空后,还能像高铁返程一样回到地面继续执行下一次发射任务。近日,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在亦庄完成实体化注册,步入正轨运行。创新中心将攻关突破可重复使用火箭共性关键技术,助力2026年能实现商业航天可重复使用火箭首飞。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29日电 (齐美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2024亦庄学院专题活动日前举办,此次活动以“商业航天·亦企翱翔”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全面融合、推动产业生态健康快速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共同开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第二届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近日在京举行。大会聚焦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驱动、应用拓展与生态共建,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会上发布了商业航天十大应用场景,加速商业航天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