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现今许多农村家庭倾尽所有,只为子女能通过教育走出乡村、改变命运一般,那时的中国农民们更是节衣缩食,将珍贵的细粮如小麦、大米贡献给国家,自己则多以玉米、红薯等粗粮为食,他们无论是酷暑炎夏,还是寒冬腊月都辛勤劳作,全年除春节和生病外没有节假日,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个多月前,流星写了篇《请为农村老人鼓与呼》,一些看过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农民确实值得同情。因为就本人为农村老人呐喊的出发点而言,虽不乏同情的成份,但呼吁全社会认同农民的历史功绩,承认农民为国家为社会作出的重大贡献,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待遇,才是流星鼓与呼的初衷,也是农村老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诉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一、建国初期:农业支持工业,农民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面临一穷二白的局面,工业基础极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