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叮,叮,叮——”敲着铜锣,担着一副挑子走街串巷,一双巧手修补各家心爱之物,这就是锔瓷手艺。现在使用瓷器的人家少了,王培波已经不用再像前人一样,挑着担子走在街上。他把工作室设立在成都市成华区东郊记忆的一间活动室中,室内展架上摆满了他修好的各种瓷器。
来源:【海报新闻】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悦豪 邢德蕊 济宁报道“锔盆、锔碗、锯大缸……”曾几何时,锔瓷手艺人挑着箱式小柜一边吆喝,一边走遍大街小巷,将沿途人家中破碎的碗碟修复如初,对于老一辈人来说,“锔瓷”有着特殊的回忆。
中国好手艺107原标题:锔瓷(主题)讲述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锔瓷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副题)立秋的午后,一位中年男子,怀抱一个红绸扎着的盒子踏进工作室,要求修复祖传花瓶,条件是不露修复痕迹。这是一个断成两截的乾隆年间粉彩梅瓶。轻轻一捏,瓶壁不到5毫米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