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天眼查APP获悉,11月27日,深圳市厚德书院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8.32万元,执行法院为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深圳市厚德书院成立于2016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田华,开办资金1000万人民币。
深圳民办名校百年老店遭遇破产 800学子遭遇"失学"一家曾〡被誉为"民办高中第一"的深圳厚德书院,在短短8年内走〡向破产倒闭,这意味着800多名中〡产家庭的孩子瞬〡间遭遇了"失学"的困〡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〡致了这家名校的急剧沦〡陷?又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哪〡些影响?
曾经最热衷“鸡娃”的那批人,现在已经明显地“鸡不动”了。也仅仅是几年之前,在“海淀妈妈群”或者“朝阳牛蛙群”里,聊天记录的关键词不是“白思、红思、集训队”,就是“创新A+、优才小优、朴新A班”,或者就是“PET、XCE、八少八素”以及“牛蛙、鸡娃、素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正值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高校2025年入学(25Fall)申请季,国内数万名国际化高中学校的毕业生,正在紧张地准备入学申请。和他们一样紧张且忙碌的是学生所在学校的老师们。
在中产消费降级的风潮中,国际学校成为了树梢最飘摇的那片叶。这个开学季,很多国际学校并不太平。先是一波国际学校倒闭的新闻,其中不乏头部学校:深圳厚德书院拖欠租金1000多万,800名学生无处可去;北京房山的诺德安达也倒闭了,校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学生可以转移到顺义校区。
在当今经济环境变动的背景下,许多中产家庭的教育投资观念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曾经备受追捧的“国际学校”,如今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优先选择,甚至不少家庭选择停止这条教育路线。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经济压力的加大,更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刻反思。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李子骄 报道在最近的一个开学季中,不少国际学校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追捧。据媒体报道,有些国际学校学生没招满,频频补录,也有一些知名国际学校倒闭,如深圳厚德书院、北京房山的诺德安达。与此同时,每年都在涨价的学费,也戳中了一部分勉强触摸这类学校的家庭。
嘿,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否还记得那些年,咱们为了孩子的未来,咬牙送他们去国际学校的日子?先说说这新闻,深圳厚德书院、北京房山诺德安达,这些曾经响当当的国际学校,不是欠租就是倒闭,学生们急得团团转,家长们更是心焦如焚。
作为深圳知名私立中学,厚德书院因资金链断裂、拖欠物业租金,所有师生被物业“赶出了学校”。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过去半年中,有关厚德书院倒闭的传言在当地教育圈流传,学校多次公开否认,但直到6月28日,校门口张贴的一张要求师生搬离的“告知函”,为这些猜疑画上了句号。
最近这两年,国际学校开始倒闭的新闻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热搜榜上。事实上,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2021年开始,互联网上就时不时的有家长抱怨:自己高价报的国际学校暴雷、倒闭,以至于不得不紧急为孩子寻找“接档”之地。但彼时,人们的关注点很明显不在这种事上面。
教育消费降级的风暴已经席卷而来,连北上广深的国际学校都纷纷倒在了这股浪潮中。从深圳厚德书院的倒闭,到北京房山诺德安达的“异地迁徙”,家长们不禁要问:我们追求的优质教育,怎么就突然变成了“断供娃”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