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是藏语thang-ka的音译,“松树”的意思,是一种画在布幔或纸上的画像.唐卡兴起于吐蕃时期,可随意移动,便于收藏.依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国唐:用丝绸等拼贴缝合、编织等方式制作,又可分为丝面、绣像、丝贴、手织、版印5种. 止唐:用颜料画在布上,表现形式有金唐、赤唐、黑唐等多种,有的还有珠宝镶嵌其间.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文音译词,它指的是一种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以下是关于西藏唐卡的详细介绍:
潮新闻你知道世界上最长的唐卡有多长吗?618米!当我们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像万字迷宫一样的巨幅长卷,像一条长龙蜿蜒曲折,望不见尽头。这就是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南馆顶层展出的世界上最长的唐卡长卷《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
唐卡是藏语 “ཐང་ག།” 的音译,也叫唐嘎、唐喀,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它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被誉为藏民族的 “百科全书”。
Lot3910-1 莲花生唐卡Lot3910-1 莲花生唐卡 背面Lot3910-2 马头明王唐卡Lot3910-2 马头明王唐卡 背面Lot3910-3 狮面佛母唐卡Lot3910-3 狮面佛母唐卡 背面Lot3910西藏18世纪莲花生、马头明王、狮面佛母一组三幅唐卡棉布矿物金
布达拉宫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
来源:环球网 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道孚县于1月19日至20日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2025年迎新春非遗文化展览及军警民迎春文艺联欢会,此次活动共吸引了超过1万名干部群众热情参与,共同见证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叶强平文/图理塘自然风光优美。千户藏寨景区里的歌舞表演。成功创建四川省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四川省第四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01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67%。2023年,被誉为“天空之城”的高原小城理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旅游成绩单。
11月22日,昌都市丁青县拥忠文化艺术中心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学员在练习藏文书法。西藏昌都市丁青县拥忠文化艺术中心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主要开展唐卡、藏文书法、雕刻等非遗产品制作。该工坊通过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带动当地群众致富。据了解,该工坊拥有唐卡画师、藏文书法创作人员120人。
在总台2025年春晚西藏拉萨分会场的演出中,极具西藏文化特色的舞蹈《扎西德勒》十分亮眼。演职人员们围成一个象征民族团结的同心圆,仅用短短两分多钟的时间,就将西藏的九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弦子、甲谐、果沃琴、热巴鼓、斯马卓、久河卓舞、阿羌姆、江达彩袖舞)精彩呈现给全球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