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现场 记者 王凯 摄 下同 今天上午,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长江口二号古船实验室考古工作站内,随着电动可开合保护舱徐徐打开,被淤泥与贝壳覆盖的古船遗址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启动了。
中新社上海9月28日电 (记者 王笈)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28日在上海正式启动。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中国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经过连续多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初步探明这是一艘清代同治时期的木质帆船。
据新华社上海9月28日电 “长江口二号古船启动试发掘!”28日上午,在位于上海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随着一声号令,巨型黑色钢架和玻璃构造的考古智能保护舱被“一键开启”。多名考古工作者持手铲走进考古舱,开始发掘文物。
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发现和考古工作,对于深化上海地域文明历史研究,探寻“上海之根”、回答“何以上海”起到重要作用。国内首部完整记录长江口二号古船发现、打捞、保护与考古过程的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将分别于2月27日、3月5日晚在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和百视通平台播出上下两集。
10月10日,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沉船表层堆积清理工作。当日,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正式开始。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中国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经过连续多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初步探明这是一艘清代同治时期的木质帆船。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长江口二号古船“入舱”“长江口二号古船启动试发掘!”28日上午,在位于上海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随着一声号令,巨型黑色钢架和玻璃构造的考古智能保护舱被“一键开启”。多名考古工作者持手铲走进考古舱,开始发掘文物。
水下考古工作,乐趣与危险并存。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翟杨,在发现古船的过程中,就有过一次难忘的“涉险”经历。是什么样的危险让打捞局的同事很是紧张?又是什么吸引着翟杨和他的同事们,坚持在水下考古的一线?纪录片《江海遗珍 长江口二号》为您展现。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启动多功能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系统填补空白,船上的铁钉布满贝壳和藤壶昨天10时许,位于杨浦区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处,包裹着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可开合智能保护舱上盖缓缓打开,9名考古工作者进入古船所在区域开始挖掘,2名工作人员则在一旁用仪器密切监控考古现场情况——长
“安家”杨浦滨江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有哪些神秘的往事?日前,“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展览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幕。这是首次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主题举办展览,以“古船”为媒介,解读科技与考古,聚焦城市与文明。一起来看看展览的亮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