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道拐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的凉风垭,是一段有连续72个大小弯道的盘山公路,属于国道210线的一部分,曾是川黔公路上一段重要路段。七十二道拐是全国有名的“魔鬼路段”,是国道210线在贵州境内最险峻的一段,最高处海拔1450米,最低处海拔约800米,全长约12千米。
新华社贵阳1月11日电题:还是那条路“风景”两重天——贵州桐梓七十二道拐的见证。冬天的贵州桐梓县大河镇七二村宁静而美丽:一栋栋居民小楼房错落有致,有太阳能路灯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所不同的是,村头一处观光台边矗立的一。
雄关漫道■欧阳黔森娄山关大捷(布面油彩,中国美术馆藏)沈尧伊作“飞阅”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视频来源:新华社 技术支持:魏路航娄山关,北扼巴蜀,南锁黔桂,为黔北咽喉,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娄山关,因一场大捷,而闻名天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深藏于崇山峻岭中的公路,往往最能彰显开拓者们大无畏的先驱精神和智慧。那一条条险峻壮美的公路,呼唤着大批驴友、自驾爱好者去征服。现在跟随走吧网我们一起走近“中国十大险峻山路”,撷取最美的壮阔风景。● 最具有革命历史意义——贵州晴隆“24道拐”“24道拐”就在晴隆县城的西南边上。
近日,由遵义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踏着红军足迹·感知遵义变迁”——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桐梓,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中青社、贵州日报、遵义日报等中央、省、市30余家省内外媒体的记者,对桐梓县红军长征文化、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进行采访,实地感受桐梓日新月异的
贵州“地无三尺平”,历来成为交通要道的最大阻碍。然而,也正是贵州这样的地势,造就了不少奇险要的道路,震惊于世。比如,晴隆的“二十四道拐”,桐梓的“72道拐”,还有六盘水的“八大弯”,最令人恐怖的“吊尸崖”,这些都是贵州地势开凿道路的象征。
桐梓这些地方,你都去了么?凉风垭省级森林公园内高低海拔落差较大,相对高差50—200米,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冬无 严寒,夏无酷暑,生态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达85%,空气清新,山水兼备,具有休闲、度假、疗养、健身、娱乐等综合功能。
现在流行起各种各样的奇葩病,不少人说躺枪就躺枪了,根本来不及拒绝。然而你造吗?贵州的公路也莫名躺枪了……七十二道拐“销魂病”七十二道拐,是全国有名的“魔鬼路段”,位于国道210贵州遵义桐梓县境内,从新站到楚米之间的凉风垭山上,海拔1450米,长约12公里。
1950年初,刚刚获得解放的贵州遵义地区,和全省局势一样,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土匪暴乱。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第十军在协同五兵团“插进贵州,断敌退路,聚歼川境之敌”的战役大迂回中,从湖南挺进黔东、黔北,解放了遵义。
遵义是黔北重镇,地处川黔交通咽喉,位置险要,是黔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举行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保证了长征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