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COP15到底是什么会议,要做什么?《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进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为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共有缔约方196个,缔约方大会则是《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召开一次。
12月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看到这,你是否会有些困惑。上个月,COP27刚刚在埃及海滨度假小城沙姆沙伊赫落下帷幕,怎么接下去召开的却是COP15?
近日,COP一词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12月7日至19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11月6日至20日,COP27刚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落幕。11月5日至13日,COP14也在中国武汉举行。不过,这些COP之间主题各有不同,背后的数字看似也没有什么关联。
原标题:国际观察|从COP16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新华社哥伦比亚卡利11月2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林园 廖思维 席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哥伦比亚第三大城市卡利举行。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举办了28次,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吕学都参加了其中的23次。最初,他是作为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谈判,自2010年吕学都加入亚洲开发银行之后,便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会议。
央视网消息: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将在云南昆明召开。作为我国主场外交的重大活动,当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完成,那么这次大会有些什么议程,要讨论哪些议题,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同理,回到正在蒙特利尔召开的COP15,这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的简称。The 15th meeting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自1995年首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大会(COP)在柏林召开以来,COP大会已经举行了27届。虽然目前气候危机仍在加剧,2023年更是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但历年来的COP会议仍凸显了人类社会在意识到气候危机后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当地时间11月6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将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办。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大量科学报告警告称,在防止全球气温进一步上升至危险程度方面,世界仍远远偏离了轨道。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已经落下帷幕,如何落实会议成果留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多年来,中国始终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从垃圾分类到“手机种树”,从雪豹种群保护到培育海底“珊瑚森林”,中国的生态保护实践具体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