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直在筹备高端医疗系列课程的ppt,采访和查阅了大量的就医故事和经历,很是感概。昨日,和同事瑶瑶聊了两个小时她妈妈结肠癌的就诊经过,整个梳理下来,自觉对于普通家庭的健康导医和保障配置非常有帮助,分享给大家。
就在2024年4月8日16:00-17:00,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北京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爱文医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主任医师王林医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副主任医师李英杰医生,做客《约吧大医生》直播间,给大家科普结肠癌免疫治疗的热门问题以及治疗进展,本期会谈到的具体内容详见下方海报。
魏则西死亡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肿瘤免疫治疗激烈讨论,普遍存在对相关管理法规存在误读误判,有的认为卫计委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准入审批等于放开了免疫细胞治疗业务,还有认为一些地区将DC-CIK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相当于“准入合规”,或者看到某些专家CCTV上现身说法就以为可以名正言顺开展免疫细
#头条创作挑战赛#2023年1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公布,新版医保目录2023年3月1日起在国内正式启用。新医保目录中,纳入了多种抗肿瘤药物,其中包括了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那么很多人就爱问:「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哪个更好?
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12月28日,国产PD-1产品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中的同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宣布,“生命之钥——肿瘤免疫治疗患者援助项目”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全新援助方案,将原来的“2+2”援助方案升级为“2+x”,进一步减轻患者自付负担。
在一项针对局部晚期错配修复缺陷 直肠癌患者的研究中,18 名II 期和 III 期 dMMR 直肠癌患者每天接受500 mg 一款名为Dostarlimab的新型PD-1治疗6个月,结果显示可评估的14 名患者 100% 达到了临床完全缓解。
开栏语:4月15-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即日起,我们开辟“肿瘤防治 医保护航”专栏,由中国医疗保险的“小保”和知名药学科普公众号“药葫芦娃”携手对医保药品政策和抗肿瘤药物知识进行科普解读,带您揭开医保目录内抗肿瘤药物的神秘面纱!
我是一位升结肠癌患者,从确诊手术到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己经四年了,在这四年里花光了所有可以凑到的钱财,现在病情基本稳定,转移的淋巴结肿大己经缩小了范围,肝部的转移灶己经从影像上看不到了,所有这些检查结果病人及家人既高兴又悲伤,高兴的是肿瘤得到有效控制,效果明显。
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成为了众多癌种的治疗标杆。PD-1/L1作为免疫治疗中最受关注的肿瘤药物,在短短几年里,凭借着效果惊人的实力,在一次次的喜报,众多刷新“天花板”的临床结果中,夯实了它的江湖地位。很快,PD-1/L1抑制剂成为家喻户晓的“神仙抗癌药”。
来源:【濮阳日报】本报讯(记者 白国华 通讯员 宗珊)自1月1日起,凡参加濮阳市职工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常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且符合门诊放化疗条件的恶性肿瘤患者,无须住院,在门诊或病房特定区域根据诊疗计划接受放疗和化疗的模式(包括放化疗期间同时使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