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第二批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示范中心授牌仪式举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被授予“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国家级示范中心”称号。据悉,全国共19家获评国家级示范中心称号,福建省仅2家医疗单位获此殊荣。
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作为一种常见的胃部致病菌,其感染问题日益受到澜湄流域国家的广泛关注。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检测与治疗成为澜湄流域多国健康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月16日晚,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英国籍研究员丹尼尔·法鲁什领导的研究组及其合作者的一项研究,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自然》上。他们首次发现古老土著人群和食肉动物中幽门螺杆菌的全新生态亚种。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国家之一,数据显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成人感染率超50%,80%-95%的慢性胃炎患者、70%的胃溃疡患者、95%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和89%的胃癌患者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王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3月1日,《柳叶刀-微生物》刊发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顾兵教授联合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西澳大学医学院巴里·马歇尔教授一项关于中国城市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耐药最新特征的研究成果。
11月17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开幕。在当天的主论坛上,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得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Barry J·Marshall )作《诺贝尔奖得主的胃病诊断新视角:发现、创新与转化》的主题分享。
2024年7月31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游伟程、潘凯枫、李文庆团队联合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 by community eradication ofHelicobacter pylori: a clus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的研究论文。
11月17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主论坛上,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现场带来了以《诺贝尔奖得主的胃病诊断新视角:发现、创新与转化》为主题的主旨演讲。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顾兵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教授巴里·马歇尔等人合作,开展了关于中国城市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最新特征的研究,发现中国城市人群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为27.08%,明显低于此前按中国总人口估算的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