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中国县城的一切特点,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街边林立的是各类小店,如单县羊肉汤、华香足道、振新五金铺,人行道上自行车会从人堆里冒出头来,距离居民楼不多远处就是一大片农田,早上依然能看到人在务农。
3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上海:新城发力看奉贤,美丽蝶变进行时》的报道。在大上海的发展版图上,曾经“不起眼”的远郊奉贤,画出了一道漂亮的上升曲线:近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从872亿元增长到13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上海前列;
大家好,我是用脚步丈量城市的黑帅,今天我将走进奉贤新城,一起来聆听它的故事。2018年年底5号线南延段的通车,让更多市区的人知道了南桥的存在,也让奉贤终于迎来了一条地铁,尽管这条地铁很鸡肋,时速慢,进出市区如同远征一般,但好歹是让居住在沿线的人进出市区的方式多了一种选择。
中工网讯 上海市奉贤区总工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联合举办“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大型公益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平台。本次招聘会共吸引了124家用人单位参与,现场提供研发类、设计类、工程类、管理类岗位2000多个。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未来城市长啥样?虚实交互、生态宜居,地上一座、地下一座,最好云端还有一座。这样的城市上哪儿找?上海奉贤有一座正拔地而起。金秋时节,走进南临杭州湾、北枕黄浦江的奉贤新城,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一川烟雨、通江达海。
“像生活在火山口。”“像居住在裂缝。”忆起过去在城中村之中的居住体验,有人这样向记者描述。时代的车轮滚滚,一些村落不知不觉间陷入城市包围,成为人们口中的“城中村”,也成了外来人口涌入的目的地。逼仄的空间不堪重负,无可避免地坠向“脏乱差”三个字。
2月8日凌晨,上海的气温降至零下4.2℃,创下了35年同期最低纪录。寒风呼啸中,上海火车站却成为了许多返沪务工人员的温暖避风港。无论是刚下火车的疲惫旅客,还是等待首班地铁的务工人员,这里都为他们提供了短暂的休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