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哪吒,也不是申公豹。年少幻想主角命,中年认清平凡生。最近《哪吒2》爆火,网络上相关讨论铺天盖地,其中有句话特别出圈:鄙视申公豹,理解申公豹加入申公豹,发现自己不如申公豹加入不了。还有人感慨道:处看代入哪吒,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
作者:西无姑娘当银幕上的哪吒褪去标志性的红肚兜,换上潮牌卫衣,这个古老的神话英雄已然完成了一次华丽的现代蜕变。《哪吒2》带给观众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关于身份认同的深度探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哪吒的困惑恰如其分地折射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哪吒最早是佛教中的形象:哪吒在佛教中被称为“那罗鸠婆”(也有译为“那吒鸠跋罗”等),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多闻天王(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在佛教经典中,哪吒通常被描绘为具有三头六臂或八臂的凶恶面相,手持金刚杵等法器,腰缠迦龙,脚踏恶龙,以忿怒相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