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工业生产能力远不如西方大国,但当时在整个亚洲却是最强的,在军事方面很重视战舰和飞机的发展,虽然当时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但飞机种类却很全,我们可能通过影视了解到二战日军最常用的战机是零式、九六式、九七式等,但在二战历史上,日军的飞机型号要远比这多。
1944年10月20日美军在塔克罗班登陆,塔克罗班机场也成为双方攻防的重点之一,但关于这事儿,双方记载出奇的不一致,用日方的话来说是:“麦克阿瑟暴露在第 4 航空军的猛攻之下,甚至来不及喘口气。第 4 航空军的攻击机不分昼夜地攻击,几乎每晚都击毁排列在机场的大量盟军飞机,并炸毁弹药库和油箱”,或者是“ 肯尼召集了包括理查德·邦少校和托马斯·麦奎尔少校在内的34 名王牌飞行员前往塔古罗班,但其中一半在短短 24 小时内被击落并阵亡”。
日本零式战斗机是二战时期日本一型螺旋桨式战斗机,1937年日本为了满足扩张世界版图的野心而研制的一款战斗机,于1939年9月14日日本海军认可了原机型,正式编号为A6M1,继而成为了日本二战时期的主力战斗机,也是当时产量最大的战斗机,它实现了在当时战斗机的多个第一,第一次采用全封闭可收放起落架、电热飞行服、大口径机关炮、恒速螺旋桨、超硬铝成立构造和可抛弃的大型副油箱等设备。
作为九六式舰上战斗机的后继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日本海军从1940年到1945年的主力舰载战斗机,从中日战争战场初露头角,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个太平洋战区都可以见其踪影,堪称日本海军二战时间最知名的战斗机。
注:为阅读方便,本文按生产公司、型号进行排列,有7433字,图片56张,建议收藏便于查阅。因为日军自己的编号过于复杂,还有不同年代的规则,为了通俗易懂,所以所以编者采取常用编号与代号(机型编号后的英文名称为盟军代号),需要深入的友友可以自行查阅对照。
日本中岛Ki-43“隼”战斗机是二战期间日本陆航装备的一种空优螺旋桨战斗机,尽管提升了近距格斗急需的小转弯半径和高爬升速度,但却以牺牲火力和战场生存能力为前提,该机是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在争夺东南亚地区,夺取战场制空权的主力战机,共计生产了5919架,是二战期间日军产量仅次于零式战机的战斗机。
注:为阅读方便,本文按生产公司、型号进行排列,有6546字,图片51张,建议收藏便于查阅。因为日军自己的编号过于复杂,还有不同年代的规则,为了通俗易懂,所以所以编者采取常用编号与代号,需要深入的友友可以自行查阅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