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本报记者 杨沙沙 4月13日,海南迎来建省办经济特区36周年。37年前的1987年,作为中央机关到海南参与筹备建省的第一个干部,迟福林“一天之内脱下军装变成老百姓”,亲眼见证和参与海南探索“大开放”的历程。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5周年,这“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如何延续、有何新动作,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内外预期走向。3月启幕的全国两会,料将对此释放多重信号。最大确定性亮出鲜明态度——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中国内外环境面临深刻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改革开放并未“收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开展,中国的经济转型展现出惊人的全球影响力。经济腾飞、加入WTO、成功举办奥运会,一系列成就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实力和开放姿态。中国开放的故事充满着韧性、期许、责任与不懈的进取。让我们跟随动画,踏入这为世界瞩目的辉煌时代开放之门吧!
尽管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的主张,如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认识,以及中共八大对当时主要矛盾的准确诠释,但这些正确的理论并未得到有效落实,没有成为指导建设的政策和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