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锡林郭勒盟迎来了上万只南归的候鸟,它们在这里停歇觅食,良好的生态成为候鸟理想的迁徙补给站。作为我国草地类型和植被种类最为齐全的草原地区,锡林郭勒盟2.7亿亩草原已经成为280余种野生动物适宜的栖息地。
今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目前上海已建成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包括闵行区吴淞江鸟类栖息地、松江区叶榭獐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栖息地、东滩湿地公园扬子鳄种群恢复栖息地等,改善了区域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条件,提升了地区生物多样性。
记者3日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获悉,上海为改善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条件,已建成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在提升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解野生动物、接受自然教育的场所。来到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华漕吴淞江鸟类栖息地,鸟儿啾啾,水清岸绿。
生活着“胆小鬼”獐的松江叶榭林地,隐藏着狗獾的奉贤申亚生态林,栖息着麋鹿的崇明新村乡湿地……今天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获悉,上海已建成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这些栖息地改善了区域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条件,提升了地区生物多样性。
1月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宝山区了解到,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全国共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入选。其中,宝山区有1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入选,即上海宝山宝钢水库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上海宝山宝钢水库湿地。
今年3月3日是第11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宣布,上海已建成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包括闵行区吴淞江鸟类栖息地、松江区叶榭獐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栖息地、东滩湿地公园扬子鳄种群恢复栖息地等,改善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条件,提升了地区生物多样性,也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
中新网上海3月3日电 (记者 陈静)今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方面3日披露,上海已建成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包括闵行区吴淞江鸟类栖息地、松江区叶榭獐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栖息地、东滩湿地公园扬子鳄种群恢复栖息地等,改善了区域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条
近期,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在开展全区两栖类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在位于嘉定区东北部的浏岛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内发现了北方狭口蛙,为嘉定区新记录物种。此前,北方狭口蛙仅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吴淞炮台湿地公园、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以及崇明明珠湖公园等地有所发现。
湖南日报12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近日,我国发布了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我省有32个栖息地上榜,主要保护物种有麋鹿、穿山甲、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莽山烙铁头蛇、仙八色鸫、脆蛇蜥等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在莽山出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站12月2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北京10处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2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规定,现将《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予以公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
记者从龙江森工集团获悉,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龙江森工林区内的东方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京城片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穆棱片区)、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入选。
来源:【人民日报 ㅤㅤㅤ】本报北京1月3日电 (记者董丝雨)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为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我国发布了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保护了82.36%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类。
记者20日从国家林草局获悉,为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我国发布了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保护了82.36%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其中,南京共有2处上榜。这些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都分布在哪里?有哪些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