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乡村振兴,核心要素在人,关键任务是建设一支能担当、善作为的冲锋队伍。临沂市瞄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坚持以人为本盘活各类资源要素,出台深化实施“四雁工程”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乡村生产关系、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沂蒙好例”。
在临沂客户端讯 “我们对标全球先进牧场,引入的瑞典智能挤奶设备10分钟可挤50头奶牛,存栏的2600头奶牛科学高效产奶,大年三十都在为乳企保供。”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故事的主角,95后“鸿雁” 人才王一鸣。别看年纪轻,王一鸣可是动物科学专业科班出身的专家型新农人。
在临沂客户端讯“这是个‘能人’,在他这里打工非常方便,我们从他那里拿产品加工,在家里就能完成,加工完成后公司回收销售,这样家庭孩子也都能照顾到,还常年有活,一年挣个六七万块钱不成问题。”提起翁恒昌,临沂市郯城县泉源镇翁屯村的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自实施“四雁工程”以来,莒南县壮岗镇严格按照县委工作部署,以“四雁乡村人才”为抓手,在“头雁领航”“归雁反哺”“鸿雁争鸣”“雁阵浩荡”上持续发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充实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头雁”领飞,夯实农村共富战斗堡垒。
大众网记者 孙贵坤 卞旭 赵国清 临沂报道从中心城区沿着沂蒙路一路北上,城市后退,田野渐现。步入十一月秋收的尾声,兰山区汪沟镇颜家埝村千藤有机农场的葡萄暖棚中,仍然高低错落地挂满了紫红色的“心形”水晶葡萄——浪漫红颜。
在临沂客户端讯为深度挖掘总结全市乡村振兴好经验、好模式、好典型,宣传我市乡村振兴总体成效、特色亮点、经验成果,助力全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2024年度临沂市乡村振兴现场交流暨“四雁工程”推进会于10月26日至30日召开。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8日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兴,乡村兴,事业兴。在山东临沂,当地稳步推进“四雁工程”,建强“头雁”引领作用,汇聚“归雁”“鸿雁”人才智慧,壮大“雁阵”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人才振兴的重要作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流峪镇立足实际,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聚力实施“四雁工程”,坚持“四雁赋能激活力,人才振兴促发展”的工作举措,实施了“头雁领飞、鸿雁示范、归雁建功、雁阵竞飞”为主的乡村振兴骨干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作为农业大市、人口大市,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锚定“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创新实施四雁工程,有效破解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难题,全面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创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打下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领头雁”和“主心骨”。近年来,革命老区临沂,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让这片红色土地上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村支书,用新时代“沂蒙精神”全力推进乡村发展。他们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更是邻里乡亲心间的一道风景。创业致富带头人徐振东——“挂职副镇长,干劲更足了”兰陵县地处平原,良好的水土和发达的交通,种大棚蔬菜很有市场。20世纪80年代初,兰陵人“抱团”到上海闯荡,发展到今天,上海蔬菜已有30%来自兰陵。徐振东,就是一名“闯家”,在上海经营高端航空食品已有二十多年了。
鲁网9月1日讯 近年来,沂水县许家湖镇聚焦破解乡村人才振兴瓶颈,创新实施“四雁工程”,引导、激励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展才华、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打造“人才引擎”。实施“头雁工程”,铸牢乡村振兴“主心骨”。
鲁网2月16日讯临沭县青云镇是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市十强农业乡镇。2022年以来,青云镇大力实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利用“十里薯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契机,深入实施“四雁工程”,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带动地瓜、板栗、柳编、养殖等各类产业兴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热潮。
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点赞”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指出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