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筑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大批俄国侨民陆续来到哈尔滨定居,曾一度达到25万之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他们的到来使哈尔滨迅速完成了由小渔村到现代大城市的过渡,无论经济、文化,还是城市的建设都得以迅猛发展,哈尔滨“东方莫斯科”的美誉也由此而来。
1948年,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发布,加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
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省省会,也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之一。该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这里是一个小渔村,名为“哈尔滨泡子”。1860年代,清政府为了防止外国列强入侵,在这里修建了一条通往远东地区的铁路,并开始在这里兴建城镇。
哈尔滨名称的解释,从本世纪初起,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百年来,哈尔滨一词在语源语义方面长期争论不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地方文献资料对哈尔滨记载的缺乏和湮没,其次是由于对哈尔滨地名研究的方法不够科学,致使对哈尔滨的解释牵强附会,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