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学校的墙上,都贴着一句名言,叫“知识改变命运”“,我们的古人也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从古至今,读书,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有一句话却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说这个最没有用的就是读书人。
世人皆知“百无一用是书生”, 却不知上句更叫人心酸乾隆年间的一个秋日,黄景仁率同一众好友在采石矶的太白楼聚会。那天傍晚,江边微风徐徐,秋潮壮丽。面对这样的美景,书生黄景仁吟出了一首七言诗《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字字淋漓、句句珠玑,令在场的文人雅士无不惊叹。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代读书人黄景仁的一首诗,黄景仁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后人,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写下了一首《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