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叶梅曾以研究我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科学家们为群像,写下一本报告文学《大对撞》,“几代科学家伴随着它,写就了永恒的人生”。在这部报告文学的后记里,叶梅回顾自己将近五年的采访和写作过程,感到:“要做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作家真不容易,而要做一个耐得住寂寞的科学家更是不容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1日讯(记者周璐 通讯员艾乐)10月21日上午,由中南民族大学与湖北省作协联合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实践”叶梅作品研讨会在中南民族大学交流中心举行。来自省内外近80位专家学者从叶梅作品的开阔性、整体性、多民族记忆书写等角度进行了研讨。
作家叶梅。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摄影 秦楼 益阳报道“今天走进这里,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5月23日,在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文学名家进校园”湖南城市学院活动现场,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叶梅出生在湖北恩施巴东,祖籍山东东阿。
叶梅在讲座中 运城晚报讯(记者 薛丽娟)云收夏色凉风起,正是读书好时节。为“培育书香少年 建设书香运城”,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9月5日上午,著名作家叶梅老师受邀走进运城市新康学校,与我市老师、学生及作家代表近千人共赴了一场文学与科学的盛宴。
原以为著名作家叶梅的《北斗牵着我的手》,就是一部少儿科普读物,但我一气读完,久久回味,方才知道,这部作品确实是老少咸宜。它集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将抽象的科技知识具体到生动有趣的少儿日常生活中,鲜活的生活场景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读起来耳目一新却又回味无穷。
红网时刻新闻12月10日讯(通讯员 张媛媛 黄玉婵 向薛峰)为深入探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12月9日,湖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与永州市作家协会、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举办“回答时代的课题”文学创作专题讲座,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应邀开讲,永州市各界作家代表、该校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生态环境部特邀观察员叶梅。资料图片“她是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态作家,用一棵草、一只鸟的目光和心情打量世界、感知生命。青海湖的裸鲤、大兴安岭的驯鹿、辽宁锦州的白鹳,她突破传统生态散文的套路,在浪漫抒情中穿插对自然万物的洞见。
来源:【人民周刊】今年6月,我策划并担任责任编辑的《跟着作家学写作》丛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涵盖中小学生读写九大板块,直击当下学生写作“痛点”。我所在的编辑中心主要负责青少和文学类图书的出版。
10月26日,《醒来的河流》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合影留念。红网时刻新闻10月26日讯(记者 袁思蕾)10月26日,由商务印书馆、湖南省作协、长沙市文联主办,长沙市作协、宁乡市文联承办的《醒来的河流》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民以食为天。粮食和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主妇们清晨睁开眼,想到的是一日三餐的变化。精米还是粗粮,搭配什么蔬菜,藕带上市了,是清炒藕带、滑藕片,还是老鸭焖藕、排骨藕汤?……当然,珍珠米、东北大米、水晶米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好的莲藕品种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近日,作家出版社发布2025年新书预告。2025年,作家出版社的新书题材多样、类型丰富,有名家经典作品和名家新作的出版,也有青年作家反映时代的佳作,推出受读者喜欢的文学作品。“冯骥才小说文库”分为八卷,收录冯骥才几十年小说创作精华,是冯骥才小说创作生涯的一个阶段总结。
来源:青年报青年报:你有没有想过起一个笔名?我在网上一搜,叫王芸的还不止一个,有主持人,有书法家,有演员,你在现实中有没有遇到过“自己”?王芸:早年写散文时取过个笔名:亦芸。“也是芸”的意思,所谓“写作的分身”吧。写得多了,决定做回“自己”,没有再取过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