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15日,是国内的消费者权益日,也是保护房产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日子。随着近年来房价不断攀升,买房也成了许多人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因此楼市315日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对于购房者来说,选择一套房子,不仅仅是选择一个住所,更是选择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中消协确定的2023年消费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提振消费信心,更要保障消费权益。今年在2月20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推出“追踪到底·315云投诉”主题报道,开通七大渠道,倾听消费者的声音,让维权有力度,消费有热度。
继此前南方+记者3月15日发布《10万诚意金退还一拖再拖,广州一项目被多位消费者投诉丨315特别报道》后,该项目诚意金纠纷有新进展,报料的消费者马先生告诉记者,项目相关负责人约他到项目并承诺最迟4月10日前退款。
“至今搞不明白到底是谁要买我的房子,中介团伙的‘车轮战’搞得我们家人心惶惶,只想撤销这份不靠谱的合同。”从去年11月14日凌晨两、三点迷迷糊糊签下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及居间服务合同》开始,吴女士简单的卖房心愿就被打破了,变成了一场与职业炒房客的漫长拉锯战,至今几方仍在僵持中。
红网时刻新闻2月20日讯(记者 岳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购买房产往往是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投资。房屋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承载着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然而,延期交付、精装变“惊装”、虚假宣传、质量问题……各种买房套路防不胜防。
交汇点讯 南京的朱先生向问政江苏反映,他刚入住的南京钟山峰景小区精装修新房,因墙内热水管漏水,导致多处墙体潮湿鼓包,甚至漏水波及到楼下两层人家,维修需要搬家腾空,但是开发商迟迟不安排暂住房,至今已经一个多月没使用热水。
“我就是你报道中所谓ABC的买家,你们记者根本没有调查清楚事实真相,就乱写一通。”今年3月15日,南方+记者发布《买房人一换再换?“ABC单”交易连环套重出江湖丨315特别报道》后,连日来,一位自称“买家”的人通过多个渠道联系南方+记者,情绪激动地否认其与同伴合伙做局骗人。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契合经济发展语境,今年的消费维权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各行各业在经济快速复苏的背景下,都在积极寻找提振消费信心的抓手。响应政府号召,地产行业一批优秀企业率先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维护消费者权益。
买房、卖房、租房的 “居住” 领域隐藏着不少 “套路” 与“陷阱”房屋质量隐患交付后才暴露,租房押金莫名被扣您或身边朋友曾踩过哪些雷?买房前前期售房,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诱导促销?规划配套,夸大承诺?证件不全,违规售卖?......买房后房屋质量,偷工减料?面积缩水,误差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