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很多人的“常识”里认为,如果是眼部疾病,肯定是眼睛先出现不适症状,比如眼酸、眼胀、疼痛、视力下降等。殊不知,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临床中,常常有不少患者走弯路,把内科看了一个遍,最后才发现原来是青光眼“惹的祸”。
今年世界青光眼周主题为“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远”。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青光眼科主任医师邢小丽、主治医师郭如如提示,青光眼已成为世界第一位不可逆的致盲疾病。目前中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很多青光眼患者会发现自己容易摔倒撞物,这是因为他们的视野范围在慢慢减少但自己并未察觉,因此容易撞墙角、撞到门,阅读时跳字跳行,打羽毛球时看不到球的完整运动轨迹,夜视能力也会变差,尤其在黄昏、夜晚或昏暗的地方视物极差。
在各种眼部疾病中,青光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主要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并且青光眼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让发病率上升,并且,如果是因为青光眼导致的盲症,不管如何治疗都不能复明。那么,青光眼早期有哪些症状?该如何确诊?
治疗扬子晚报网4月12日讯(通讯员 蔡钰 记者 万凌云)近一年来,扬中市48岁的冯女士频繁出现右眼胀痛,因为经常加班,患者觉得可能是用眼过度,休息就好。谁知近一个月,右眼胀痛感增加、头痛。并且,奇怪的是,晚上看路灯也总有一圈彩虹。
1、观察眼睛有无胀痛 一般青光眼患者会有眼睛胀痛的症状,有时会有同侧的偏头痛和眉弓部疼痛,甚至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尤其是傍晚或在黑暗环境下。 2、观察视力变化 眼压越高,视神经受压越严重,视力下降也就越明显。如果自觉视力持续性下降、视野缺损、视线模糊等,则要考虑青光眼。
进入隆冬时节,老年人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流行性疾病的攻击对象,也是易患青光眼的人群。医生提醒中老年朋友,当出现眼睛胀痛、眼眶酸胀、同侧头痛、视力下降等情况时,建议到眼科做青光眼的排除检查。天气是主要诱因“天气是诱发青光眼的重要因素。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青光眼与视神经疾病学科主任 孙兴怀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虞晔青光眼是一类以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终身疾病,是全世界第一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
当出现眼胀、视力下降并伴头痛、恶心等这些症状时,要小心致盲性眼病——青光眼。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青光眼专科副主任王薇介绍,青光眼是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疾病、第二大致盲性眼病,特别是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蔽,早期难以发现,故被称作“盗走光明的小偷”。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青光眼是全球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在我国青光眼发病率仅次于白内障。世界青光眼协会将每年3月6日定为“世界青光眼日”旨为让人们了解什么是青光眼,实现“早发现 早治疗”的目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眼睛的“隐形杀手”。“青光眼”是个啥?
春夏交替之际,温差起伏较大,感冒、发热常常找上门,在这个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的季节,眼病也迎来了高发期,昼夜温差大、气压变化大,更容易诱发视力的“小偷 ”——青光眼!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内压力过高,并造成视神经损害的一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