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雨水丰沛,气候潮湿。听友是否感觉自己昏昏欲睡、头晕脑胀、身体沉重、没有食欲、大便黏腻、皮肤起疹、头面容易出油?如果你有以上部分症状,那可得注意了,你很有可能是被“湿气”所影响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李培武推荐给听友几道祛湿食疗方,助您一身轻松。
最近看到有很多人提问,说感觉自己湿气很重,想趁着夏天祛祛湿吧,总感觉效果不是很好,湿气究竟该怎么祛呢?在中医看来,内湿的产生多跟脾有关系,脾主运化水液,脾虚运化功能失常,水液内停就形成了湿,所以说祛湿多从健脾入手。
马上就要到7月了,天气越来越热。尤其是南方,湿热并行,实在是让人不爽。别看有些人表面戴着口罩、一副生人勿近的“高冷”模样,实际上,口罩下她的脸已经被汗水糊满,仿佛快要熟透了!天气热不说,夏天还有个问题——累疲乏,以及一身小毛病!这可怎么办呀?
(点击观看视频)2月18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从雨水开始, 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逐渐增多,气候渐暖却仍带寒湿,中医认为此时需“健脾祛湿、疏肝养阳”,以顺应春生之气。雨水节气食两道家常菜春笋炒肉丝【食材】枸杞子、春笋、猪瘦肉、花生油、料酒、白糖、酱油等。
比如有一种现象叫肝胆湿热,有一个对应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这个药很常用也很经典。龙胆泻肝丸治湿热,清热的力度比较大,有的人湿气多一些,热邪没那么重,这时候可以用另一个中成药--茵陈五苓丸,对肝胆湿热效果也很好。
肝郁和脾虚非常常见,因为肝和脾都属于中焦,肝气郁结日久可影响到脾胃,导致消化功能的异常,出现、湿气重、食欲下降、嗳气、腹胀、大便不成形甚至腹泻等情况,很多人舌头伸出来一看,舌苔就很厚腻,两侧有齿痕,所以说调和肝脾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春季,春天阳气升发,肝脏阳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因此春季是养肝脾的好季节,
如果你感觉自己整天又困又累,还没有劲儿;胸口闷、不想吃饭,也吃不下去,一吃就想吐;因为啊肝主疏泄,所以要想把湿气除去,就需要肝的大力支持,肝木克脾土,所以肝有问题,就会影响到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就会停留,时间长,就会形成痰湿,肝好了,那湿气也就容易被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