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五不翻是玄奘法师提出的。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佛学翻译家和佛学理论家。玄奘法师的所谓“不翻”,并非指跳过原文省略不翻,而是指在目的语与来源语之间不需要或不存在完全吻合的对应词,有时将直接采用音译,而不采用意译。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佛经开始在中国翻译流传,佛经的翻译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东汉,草创时代。据东晋高僧道安《综理众经目录》的记载,西域安息国来华的僧人安世高,译经三十五部四十一卷,其中有二十二部二十六卷流传到今天。
[元]赵孟頫 心经行书册(局部) 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元代立国不长,帝王崇佛佞佛,历代不能比拟。特殊背景下,元代写经书法独具特色。祥迈《至元辨伪录》卷四载:“太祖则明诏首班。太宗则试经、造寺、雕补藏经。谷与(即贵由)皇帝则令僧息从,恒诵佛经。蒙哥皇帝则供僧书经,高营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