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粘锅是现代厨房中常见的一种锅具,它以其燃烟少、耗油少、糊锅少等优点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但是,不粘锅的安全性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有人认为不粘锅的涂层含有有毒物质,如果涂层被刮花或者高温分解,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甚至致癌。
而之前央视的一次节目中,就曾经举行过“不粘锅实验”,就上面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这是怎么回事呢?不粘锅之所以能够做到不粘,是因为锅上有一层有良好阻燃性、耐腐蚀性以及防粘性的涂层,这种涂层的主要物质是聚四氟乙烯,也被叫做特氟龙,由于这种物质在300摄氏度以上温度中会分解并具有一定毒性,所以人们认为不粘锅有毒,认为这东西会致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央视的那次实验就是最好的证明。
经常做饭的人都知道,一个不留神就会导致粘锅、糊锅,好好地菜就粘上了一股焦糊的味道。不粘锅最早出现于西方,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法国人柯莱特突发奇想,因为她的丈夫经常在钓鱼线上涂抹一种叫特氟龙的不粘材料,她便想到在自己的煎锅上也涂上特氟龙,由此发明了不粘锅。
参考资料:van Gerwen M, Colicino E, Guan H, Dolios G, Nadkarni GN, Vermeulen RCH, Wolff MS, Arora M, Genden EM, Petrick LM.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exposure and thyroid cancer risk. EBioMedicine. 2023 Oct 6:104831. doi: 10.1016/j.ebiom.2023.10483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884429.
这天,小王和小吴忙着给他们的婚房购置厨房用品,其他都没啥大问题。但在炒锅的选择上,两人有极大的分歧,吵了起来。“我要买不粘锅,颜值都很高,你看这几款多好看呐。做好看的锅做饭都心情好。”“你就知道好看,好看有几个用。不粘锅的涂层有毒,吃了致癌,你不要命我还要呢!买铁锅更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