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遭遇手机“以租代购”陷阱,相关讨论引发关注。“以租代购”即消费者对租赁产品按期支付租金,获得使用权,租赁到期后选择退还或买断。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可通过信用数据取代高押金,以较低成本对价格较贵的新产品进行试用。
征信不好,到哪能借到钱?代价是什么?签订租金分期协议租得手机,还未收货就转售回收套现,而后续需要归还的租金却高达手机市价的2倍,换算年化利率超过400%,此类“出租手机套现、分期偿还租金”的行为日前被上海警方发现并侦破。“租机贷”的本质,是一种非法发放高利贷款的犯罪行为。
揭秘“以租代购”骗局,名为以租代购,实为贷款,理性消费,谨防深入高利贷套路贷陷阱。近年来市场上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租赁平台,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租赁市场鱼龙混杂,引发不少纠纷不少消费者反映遭遇“以租代购”陷阱。
近年来,针对汽车等高价商品,先低价租用再买断成了不少商户推出的新鲜购物方式,为暂时囊中羞涩的消费者提供了不少方便。随着高端手机价格上探至几千元甚至万元档,手机市场也悄然兴起了租赁业务,新兴的租赁App用丰富的先租后买断方式,吸引不少尝鲜者。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以及商机的不断涌现,共享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互联网租赁平台也随之大量出现。其中,手机租赁业务通过“以租代购”的模式以“低月租”为噱头,迎合了不少年轻人的需求。
来源:【新甘肃】□ 付 彪近日,北京消费者张杰(化名)对记者反映称,自己遭遇了手机“以租代购”陷阱。原来,张杰在某租赁平台购买了一台苹果14Plus(256GB)手机,以租代购分期12个月,每期还款492元,已经还了7期。
□ 本报记者 卢 岳 实习记者 王鑫坤2023年12月下旬,因投诉量集中,黑猫投诉创建微博话题“苹果手机租比买贵50%”,吸引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当日,该话题阅读量已达到45万次。记者看到,随着高端手机价格不断上涨,租赁产业也在手机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以租代购”是否值得?
近年来,手机租赁业务通过“以租代购”的模式以“低月租”为噱头,迎合了不少年轻人的需求。有平台方称,消费者每月只需要支付一杯奶茶钱,就可以拥有最新款或者更高端的手机。以“低月租”吸引消费者分期租赁,实际上却隐藏着环环相扣的套路。
近年来,针对汽车、高端手机等商品,一种“以租代购”的消费模式悄然兴起,成为了不少当下年轻人追求生活的新方式。近日,信宜一名95后年轻人就遇到了“以租代购”的纠纷,在信宜法院镇隆法庭与村(居)委网格联动下顺利得到了调解结案。
工人日报讯 (记者刘兵)近日,北京消费者张杰对记者反映称,自己遭遇了手机“以租代购”陷阱。原来,张杰在某租赁平台购买了一台苹果14Plus(256GB)手机,以租代购分期12个月,每期还款492元,已经还了7期。
想要避免手机“以租代购”当中存在的陷阱,既需要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擦亮眼睛,理性消费,在消费时看清合同条款,更需要监管部门及网络平台尽到各自责任,将违规商家拒之门外,推出相应的示范合同,作出公平、合理的规范,以免商家利用优势地位单方制订不合理的合同条款让消费者“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