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辅导员,很多人把这类群体看成是教师的编外人员,因为他们并不用讲课,反而整天在负责学生的一些琐事,甚至于说很多人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很清闲,因为他们不常出现在班级中,只坐在自己的办公室等学生上门咨询即可,但其实这对大学辅导员的认识并不全面。
近期,各大高校招聘不断,其中似乎最多的是辅导员岗位,高校辅导员岗位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报考呢?辅导员是整个学校里最难受的人就是个传话的人尤其面对学生本身自己就没什么决定权 很多事情都要跟领导说然后学生还不理解 觉得辅导员就是万能的什么都能办没做好的 学生就一堆意见。
其中,甘肃农业大学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分教授级辅导员、副教授级辅导员、讲师级辅导员和助教级辅导员四个层次,一位从事了17年辅导员工作的老师成为该校第一个副教授级辅导员。☞ 早在2019年,青海大学辅导员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已有13人,占总人数的15.6%。
近些年招聘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越来越多,而且在入职以后,辅导员的待遇也相当不错,因此,很多优秀的大学生也将就业视线锁定在了大学辅导员这一岗位上,但是,由于大学的特殊性,很多人对于辅导员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那么,大学辅导员能干一辈子吗?
笔者曾经在两所高校从事过近10年的行政管理岗位工作,经历的管理岗类型也很多,包括辅导员、二级学院的党政办、学校的机关,到了35岁这个尴尬的门槛,选择辞职,辞职的时候是正科,也对这类岗位有自己的深入体会。
每年都有很多难就业专业的毕业生担心工作出路问题,这些专业集中在艺术类、文科类、生化环材天坑类等专业,这些专业往往具有专业对口岗位的社会需求不足、工资收入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等相关问题。对于难就业的专业而言,有一个职业性价比是非常高的,那就是高校辅导员。
近日,西北大学发布了《干部任职公示》提到,其中一名现任研究生院的副院长,拟任基层党组织书记;此前,西北大学发布了《关于开展管理干部转任正处级专职辅导员申报工作的通知》,提到管理干部转任正处级专职辅导员,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和资格:符合《西北大学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高校教师,人人皆羡慕的职位,没有编制,却不会受约束,可以兼职,很多大学老师有公司,收入普遍都很高。辅导员与大学老师不同,以管理为主,教师以授课为主,社会地位不如教师高,在众人印象中,辅导员是“闲职”,一天好似无所事事,不需要什么学术水平,基本什么人都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