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主要收录他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了蔡元培其他有关道德修养的零散文章,其中《华工学校讲义》是1916年3月,华法教育会为筹备广设华工学校,推广对在法华工的教育,先招收教师24人,开设师资班,由蔡元培考验新生,并为该班编写德育、智育讲义,名曰《华工学校讲义》。
伟人曾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无疑是一场自救运动。在清朝末期,我们的先辈经历了无数的剥削与压迫,外有西方帝国主义的侵袭,内有封建势力的打压。
1903年7月,清政府驻日公使蔡钧卸任回国后即筹划在上海公共租界内创办一份与租界官方英文报纸《北华捷报》针锋相对的中英双语报纸《南方报》,并在其文言文版的《本报自叙》中宣称其目的是“以地望言,记其实也”。对于长期以北方城市为政治中心、面南而治天下的帝制中国,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力图将这一悠久历史地理话语传统转化为“领土主权”独立完整的民族国家叙事的中国政治与文化精英来说,上海和整个长江流域都是其想象和构建的一统舆图里的南方,而对于由南面海上而来,最初以广州为通商据点的西方殖民者而言,上海则是北中国及其扩张和殖民全中国的新据点。
2024年我们推荐这10本好书随着短视频大放异彩,这一年你大概率不常拿起书本。“买几本书看看”的决策通常只要一分钟,购买途径也很多,但我们会卡在“买什么书”这件事上。哪些值得一看呢?《第一财经》YiMagazine为你遴选了10本2024年出版的新书。
北京日报 | 作者 高一丁掩映在树丛中的华文学校主楼今貌华文学校的主楼是整个校园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平面上,建筑中间向北凸出的部分为礼堂,两侧设有图书馆和诸多教室,学校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即在此处开展。礼堂内景今貌礼堂的二层视角,两侧的房间可作为办公室和包厢使用。
上世纪80年代,一部《丑陋的中国人》横空出世,毫不婉转的立意、极富攻击性的文字,使这本书很快在整个华人文化圈畅销起来。内地最早的引进版由广州、湖南等地出版社出版,首印即破两百万;到了2004年,依然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再度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