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食品中糖的含量≤0.5g/100g或100ml,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食品”。“国家现在也在规范这一块,但是国标这一块还没有完全落实,虽然说未来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是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路径。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日益风行,“0糖”“0卡”“0脂肪”已经成为很多饮料的卖点。怎样才能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准确了解这些信息呢?日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启动“首批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项目”,指导居民如何选择健康食品。而在这些试点项目中,就包括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日益风行,“0糖”“0卡”“0脂肪”已经成为很多饮料的卖点。怎样才能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准确了解这些信息呢?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称,为引导公众健康饮食,该中心研制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上海开始试行。如何分级?今后怎样选购饮料?
最近几年,很多食品商家都热衷于宣传“0”概念,比如“0糖”“0脂”“0添加”等。不少消费者对这些标“0”的食品也是趋之若鹜,纷纷买单。不过,这些“0”真的代表食品更健康吗?标“0”的食品是不是品质更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食品标签里的那些“0”。
中秋将至,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月饼让人目不暇接。如何挑选月饼,健康地吃月饼?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蔡华进行了介绍。首先,我们最好选择正规途径的正规品牌购买,在购买时仔细阅读商品标签和质量认证,以防买到“三无”产品。第二,学会查看保质期。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无糖食品和饮料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但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消费者能否准确识别无糖产品?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开展的“中国消费者甜味剂认知调查”显示,超8成消费者在选购无糖食品和饮料时存在被误导的可能。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最高。
日前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第三市民驿站社区长者食堂完成升级改造开始试运营食堂引入“低糖低盐、无糖、高糖”三色标识菜单增添食物料理机、适老化扶手架等设备方便社区老人就近享用健康料理提升辖区为老服务水平中午11点,在第三市民驿站二楼,社区长者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
醉心甜蜜的感觉,又不想承受“糖”的负担,一些号称无糖、低糖的饮品开始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心头好。然而,面对包装上诸如“0糖”“0蔗糖”“代糖”等花样繁多的“健康宣示”,不少人还是傻傻分不清。那么,这些糖到底有啥区别呢?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9月1日,上海多家超市在货架上悬挂“红橙绿”含糖饮料警示标识,上面有“每日添加糖摄入“上海嘉定”公众号图元气森林相关负责人(建议实名)表示,从企业角度来看,“红橙绿”标识不仅对于推动无糖饮料的进一步研发、满足注重健康和品质的年轻群体需求有积极作用,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