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至16日,第21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当时,赛场上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学生们为运动健儿的登场振臂欢呼,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了青春昂扬的激情和斗志。在男子丙组百米赛跑上,东华理工大学的运动健儿朱亚坤意气风发,一展雄风,以10.
“双减”让我们有了更多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让女儿有了更多自主探究、发展兴趣的时间。我从教育学著作中寻找答案,读了魏书生的《好父母 好家教》《好学生 好学法》,王金战、隋永双合著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等书;
两会访谈录近年来,家校社协同育人受到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今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目前,全国很多地方和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实践家校社协同育人。
为推进河东区“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进一步加强河东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机制建设,日前,河东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暨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工作会在天津市第七中学举行。
编者按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社会参与,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明确指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旨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以学校为核心,区域为基本单位,资源为联结,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有效协同合作的一种工作机制”。
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学技术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教联体”的内涵、各主体的职责任务,力争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的总体目标。
作者:冉云芳、袁晨晖、潘逸(苏州大学)“五育”融合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在中国特色教育实践中生成的育人智慧,也是对更具凝聚力、更有执行力、更为融通化的育人机制提出的新要求。“五育”融合不应只是学校单方面的职责,“五育”的发展与融合推进,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发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从整个国家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角度,我们应该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支撑有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对家校社协同育人也要有新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