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12月1日,在世界南极日之际,我国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南极中山本底站”)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也是第9个纳入业务运行的大气本底站。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长期业务化观测,真实反映南极地区大气成分及其相关特性的平均状态,支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崔兴毅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长期业务化观测,真实反映南极地区大气成分及其相关特性的平均状态,支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高雅丽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观测场。图片来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12月1日,在世界南极日之际,我国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南极中山本底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原标题: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在南极大陆建成科技日报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付丽丽)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在12月1日世界南极日到来之际,我国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也是第9个纳入业务运行的大气本底站。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长期业务化观测,真实反映南极地区大气成分及其相关特性的平均状态,支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