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讲到因天之序,人体生命日节律,也就是一天当中人的养生法则。每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每个时辰里都有内脏器官主导工作。子时(23点至l点):胆经最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 雷妍)“人体排毒时间表”曾刷爆朋友圈。晚上9点到11点要保证身体处于安静状态,帮助淋巴系统排毒;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时间,一定要处于熟睡状态……“这一说法源自中医理论,但被扭曲夸大了。
大自然四时四季皆有序,人体更有生物钟,了解自己的身体规律,才能合理安排生活,获得最基本的身体健康。中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以及经络与十二时辰密切相关,每个时辰都有自己的当值时间,在当值时间调理对应脏腑,养生效果最佳。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