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大模型1.0”于今日(2023年12月29日)在中国农业大学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科技领域AI应用获得重要突破。(发布会现场)今日上午,农业大模型项目研发论证会暨“神农大模型 1.0”发布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
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科研人员通过创新设施农业技术,助力创建“沙漠粮仓”“沙漠菜仓”。在新疆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智能日光温室在沙漠戈壁中整齐排列,大棚内通过无土栽培、水培等新型栽培方式培育出的芹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长势正旺,部分品种已进入采摘期。
来源:经济日报日前,中国农学会公示了2024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拟入选名单,包括新技术10项、新产品11项、新装备10项。不久前,在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棉113”百亩、千亩棉花示范亩产再创历年新高,实现了棉花产量与纤维品质双增长。
国新办1月20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夯实‘三农’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科技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4年在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2025年又将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蒋建科)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2024年工作会议了解到,2023年我国农业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制了一批重大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
加强气象预警,为粮食丰收贡献科技力量;提升新品种普及力度,推动优质品种走向市场;鼓励农技人员扎根基层,让科技服务看得见摸得着……近年来,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加速推进,取得历史性成就。在种子、耕地、农机装备、生物安全、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大突破大跨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在数字浪潮与生物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农业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青藏高原的智能牧场到东海之滨的“未来农场”,从抗虫棉的基因密码到北斗导航的精准耕作,科技已成为撬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杠杆。
孙其信院士受访者供图图为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在该校上庄实验站开展小麦育种工作。马文哲摄【院士访谈】◎本报记者 毛 莉当前,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我国智能育种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为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
【来源:江西日报】近日,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张化浩、张小谷教授领衔的鲤科重要经济鱼类保护及开发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研究成果《Maternal dominance contributes to subgenome 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