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目前,除中国外,杂交水稻在全球的播种面积已超过700万公顷。一些非洲国家的粮食产量每公顷在3到4吨之间,种植杂交水稻后,产量达到每公顷7到8吨。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人所知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10月23日上午,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2号”在位于邯郸永年的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测产,此次测产由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指导,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华中农业大学、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中心、河北工程大学等单位7名专家组成的测产组。
来源:【云南日报】9月15日,在云南省蒙自市,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首次引进试种的超级杂交水稻“卓两优1126”试验田开镰测产,亩产达1205.49千克,超级杂交稻小面积试验示范种植首次实现亩产1200千克目标,实验示范种植取得新成果。
移栽现场。(何川摄)央视网消息(记者 何川):4月24日上午10时许,在凉山州德昌县安宁河谷的几块水稻田间,20多个人排成一线,拉线、定位、插秧,动作整齐划一,脸上俨然在战场打仗一般,严肃而紧张。在地坎上,一位头戴草帽、脸色黝黑的中年男子,紧张地盯着每一兜秧苗插进水田。
昨天(4月18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新品种水稻秧苗的移栽工作。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富民村四组田块里,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秧苗的移栽工作已经开始。这次移栽大田的面积有100亩,其中人工移栽30亩,机器移栽70亩。
9月28日,袁隆平团队第三代杂交水稻米易示范片进行了现场验收测产,最终实测结果为平均亩产1085.99公斤,最高地块达1179.09公斤,创造了2021年规模2公倾以上水稻单产全省第一的可喜成绩,同时这也是目前为止,第三代杂交水稻取得的最高单产。
9月15日,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首次引进试种超级稻“卓两优1126”试验田开镰测产,经云南省农科院专家测产,亩产达1205.49千克,首次实现超级杂交稻小面积试验示范种植亩产1200千克目标,实验示范种植取得新成果。
由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指导,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由来自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华中农业大学、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的7名专家组成的测产组,在示范基地102亩水稻田,随机抽取了3块地,面积分别为1.014亩、1.010亩和1.006亩,进行人工收割、机器脱粒、实收实打,最终平均亩产达到1326.77公斤。
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10月14日上午,在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阿月村,由湖南省农学会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相关专家,对当地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经过收割、除湿、去杂等环节,专家组宣布测产结果,“125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