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定计划,中央红军准备转移至湖南西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没有打算要做太远的长途跋涉,但在转移途中根据敌情的不断变化,中央红军先后七次改变落脚点,终于在第八次时选中陕北作为革命的大本营,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9月,长征途中,在甘肃省哈达铺镇邮政代办所一份两个月前的大公报上,毛泽东发现了这样一条消息:陕北“赤匪”刘志丹,正规红军五万人。“赤匪”,这是南京政府对于红军的敌意称呼,但毛泽东看着报纸,如获至宝。在他眼中,此时要北上抗日,首先就要到陕北,因为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什么红军最终要去陕北。众所周知陕甘革命根据地,也称西北革命根据地,从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到达延安的吴起镇,至1948年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离开陕北。
1935年10月19日下午,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吴起镇,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而在一个月前,中央红军却遇到了长征以来最大的危机,不到一万人的疲惫之师现在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走,也不知道哪个方向才能走出一条生路。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先后开始长征。长征途中,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堵截,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9月18日到达甘肃岷县的哈达铺,获悉陕北红军和根据地仍然存在的情况下,9月20日,中共中央在哈达铺召开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宣布前往陕北去。
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最后到达陕西延安,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走行25000里。红军长征绝不是简单的地理路线行军,当时就是战略转移,根本没有目的地,能突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找到根据地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