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陵又称三陵陵墓、温窑灵台,位于河北邯郸县与永年县西北交界处,紫山东麓的丘陵地带,距邯郸市区20公里,属三陵乡境内,有5座较为集中的陵丘,它们相距不过2至3公里,其中,在邯郸县境内共三大墓丘,从东至西编号为1、2、3号;
三晋城邑,名源何处?连缀历史,窥见华夏。《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系列节目,本期讲述“灵丘”地名的由来。灵丘:赵武灵王陵墓所在灵丘西汉设县,县治在今县东。之后,或郡或州或县,建制或有变化,其治所却基本没变。
山西东北边缘,大同市东南端,有一个小县叫灵丘,这个地方面积只有270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多,不到30万,灵丘的得名与赵武灵王有关,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最有作为的国君,因为他的陵墓是在这里,虽然他不是灵丘人,但没有他就没有“灵丘”这个名字。
河北省邯郸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曾是赵国都城,无比辉煌!目前,邯郸市有6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1个县,境内名胜古迹颇丰,其中,古墓葬众多,对研究邯郸历史文化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下面咱们聊一聊邯郸8大陵墓,都是历史名人陵墓,看看你知道几个?
邯郸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曾经做过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都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这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比较著名的有:国内最大祭祀女娲娘娘的娲皇宫、太极拳之乡广府古城、邯郸地标武灵丛台等等,但也有一些历史遗迹虽然旅游开发的不太完善,但是非常值得游览,今天本文重点介绍一些埋葬在邯郸的赵国名相名将墓。
1957年至1959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河北省文化局等单位清理一批战汉墓葬,其中尤以战国时期M3、M57规模大,等级高,出土文物丰富,令人瞩目,百家村墓群成为战国时期赵文化的代表性遗存。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魏曙光 张鹏 张亮 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李永山。
山西的帝王陵墓,与陕西、河南等地不同,陕西、河南的帝王陵墓,数量多,规模大,主要为秦汉唐宋年间的帝王陵墓,而山西的帝王陵墓,相对而言,数量少,其年代,较为久远,可以追溯至华夏文明之始,下面盘点山西4大帝王陵墓,看看你知道几处?
昭惠王祠之考关于昭惠王祠之“昭”字,根据赵国墓葬的葬制和葬俗,在今邯郸县三陵乡和永年温窑的五座赵王陵台,都是坐西朝东,东边均筑有“神路”,朝东呈斜坡状自下而上直达陵台。其中编号为5号陵的(张窑陵台)封土最为高大。
位于赵王城北侧的后百家北墓地,主要包括战国、两汉至曹魏、隋唐以及明清时期四个时期的墓葬。这里的1号车马坑里,在车辕两侧,各有一匹马骨架,头南尾北,马头皆向东。从时期看,约为战国早期略偏晚。而在赵王陵内,车马坑规模则要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