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2024年1月30日法国欧洲时报网;印尼《印尼商报》中新社河池1月29日电 题:定情物变时尚饰品 广西毛南族花竹帽走出国门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制篾、剖丝、编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传承示范基地,一群妇女正在忙碌着编织毛南族花竹帽。
谭素娟(左)向参观者介绍花竹帽编织技巧。王以照 摄近日,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谭素娟正教学员们编织花竹帽。花竹帽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是毛南族男青年为女青年编织的定情信物,曾是女方判断男方是否勤劳和手巧的方式之一。
央广网河池6月22日消息(记者梁瑜琳)6月21日,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天圆地方”民俗广场锣鼓喧天,歌舞飞扬,人声鼎沸,2024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分龙节开幕式在这里举办,少数民族群众与游客们欢聚一堂,共享民族非遗文化盛宴。
中新社河池6月21日电 (俞靖 黄艳梅)2024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分龙节活动21日开幕,当地民众载歌载舞,集中展示特色非遗项目和民俗文化,庆祝毛南族分龙节。6月21日,分龙节祈福仪式上,民众接福米。 俞靖 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毛南族的世居发祥地,是中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
2024年,在南宁青秀山上欢度广西“三月三”的各族儿女。 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 阳 摄壮族“三层楼”、京族“奥黛”、苗族“百鸟衣”……八桂大地,从春夏到秋冬,从城市到乡村,从北部湾到桂北山区,随处可见的设计精美、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正在成为现代服装时尚潮流里的一道风景线。
【来源:广西日报】日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检察院、关工委举行“五老”工作室揭牌仪式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简称“五老”)等退休老同志资源,推动“五老”在关心关爱下一代舞台上发挥“银发力量”。
在我的记忆中,一直定格着这样一个画面:冬日的暖阳照着简朴干净的农家小院,年过古稀的老人和儿子坐在一起,一句接着一句地传授着当年父亲教给自己的民歌。这是我在2010年11月11日拍的一张照片。老人叫温桂元,家住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安善村下安屯,他传唱的是壮族三声部民歌。
近年来,河池市检察机关深入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聚焦品牌引领、以点带面,市检察院与11个基层检察院充分运用本地区民族特色,创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全面深化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更深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长治久安,努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2005年以来,记者先后深入广西28个县区,用超过12万张照片,陆续记录了大批从县级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有的已年过八旬,有的正青春飞扬……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他们默默坚守,代代相承。
12月29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柳州市人民政府、粤桂协作工作队主办,广西旅游协会、广东广西商会协办的“开年游广西 回家过大年”广西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广州举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耀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广
6月12日,一列动车飞驰经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 张友豪/摄“最近雨水较多,我要及时处理排水问题,预防果树死根、烂根。”6月12日,在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波川村一片绿油油的柑橘基地里,牵头执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脱贫喜讯的毛南族群众谭美春忙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