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简称北京《条例》)通过,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为L3级(一种有人监控的有条件自动驾驶)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制度规范,包括个人乘用车出行场景。
不是自动驾驶第一城的广州,也不是拥有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北京,最先吃螃蟹的,是深圳。根据深圳人大常委会发布的2022年立法计划,《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赫然排在第一位,而且管理条例已经过了发布前的三审阶段,正式出台,只差临门一脚。
自动驾驶的实际应用闯关。4月5日,特斯拉宣布其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FSD)的总行驶里程已达到10亿英里,同时计划在8月8日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中国,L3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已开始进入实验和部署阶段,决策层面也在推动其商业化落地。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下半场”将是智能化的比拼。临近年底,国内城市NOA开城大战愈演愈烈,L3测试政策靴子也正式落地。12月22日,长安汽车宣布,其已于11月17日成功拿到17张高快速路的L3级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成为最早且单批次最多获得此类牌照的企业。
如果说将人类史归纳于进化论的话,是不是科技的演变也可以写在里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智能技术普及的今天,在大数据下生活的人类已经可以将虚拟的智能化作现实,并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可以说,这一代的人类已经用了“动脑、动嘴”就可以完成日常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