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戳图看全名单↓↓你最想去哪里?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1日讯(记者 雷光美)10月1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主标识《海丝扬帆》在泉州府文庙揭彩。此举旨在进一步提升泉州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和展示阐释水平,打响世遗品牌。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enhanc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the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and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practice of the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and the building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为推动明文化的研究和文旅融合发展,今天,2022明文化论坛在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举办,旨在进一步发挥昌平作为北京“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区的优势,推动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历史塑形,为文化铸魂,聚力激发明文化活力新生。
论坛上,明文化论坛logo和明十三陵世界遗产logo正式亮相。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择石像生之“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954年毛主席一行在考察明长陵后,曾在神路大象前留影,这一设计着重突出了其中的历史意义,结合历史悠久的印章技巧,标志构成阴刻的形式,彰显出明文化论坛的历史厚重感和时代印记的特征。